昔者瀛洲客,侍宴宜春苑。
佳禽忽翾飞,咫尺天颜近。
内人急传呼,画师阎立本。
俯伏池水头,研吮弄丹粉。
仰视虞褚侪,愧死气欲尽。
【注释】
昔者:过去。
瀛洲客:指仙人,也泛指神仙。瀛洲,神话中海中的三座仙山之一。传说为海上三座仙山的总称,在今浙江省乐清县东南。
侍宴:陪皇帝宴饮。
宜春苑:汉代的宫殿名,在洛阳城西,因苑内多栽宜春木而得名。
翾(xíng)飞:盘旋飞翔。
咫尺天颜:形容距离很近,就像在天上一样。咫尺,比喻极短的距离。
内人:宫女。
传呼:传达命令。
画师阎立本:唐朝画家阎立本,以画人物著称。
俯伏池水头:俯伏,低头。俯伏池水头,即站在池水边上,俯身向水中。
研吮弄丹粉:研磨着胭脂和粉,指涂抹胭脂等化妆品。
仰视虞褚侪:仰视,抬起头来看。虞褚侪,指虞世南和褚遂良两位唐代的宰相。
惭愧气欲尽:惭愧到连气都快用完。气欲尽,形容极其羞愧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一幅《明皇幸蜀图》。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唐代第七位皇帝,即位后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称为“开元盛世”。此诗作于诗人入蜀途中经过宜春宫时。当时正值春天,宜春宫中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故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咏物诗。
首句“昔者”点题,表明此诗是写当年之事。第二句“昔者瀛洲客”,说明这位瀛洲之客,就是仙人。第三句“侍宴宜春苑”,“侍宴”是侍奉宴席上的宾主,也就是陪同皇帝宴饮的意思。“宜春苑”是汉高祖所建的离宫。第四句“佳禽忽翾飞”,是诗人看到一只美丽的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情景,这鸟儿是神鸟,也是象征仙人的。“咫尺”、“天颜”、“内人”、“阎立本”这些词语都与仙人有关。最后两句“仰视虞褚侪……愧死气欲尽”,是说这位仙人的神态很恭敬,像是虞世南和褚遂良这样德高望重的人。而自己则感到万分的惭愧,好像连气都快没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