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如涌波,近山如积石。远近千万山,峥嵘起寒碧。
赤甲白盐江影空,青天芙蓉五老峰。野桥村路独归客,耳边仿佛东林钟。
沧浪老人唱歌处,日暮停篙倚江树。倒桃笠子渔竿头,隔水高楼访谁去。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远山如涌波,近山如积石”两句,诗人用“涌波”和“积石”这两个形象生动的词汇,将远近山体的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这种写法不仅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山脉起伏的轮廓,也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远近千万山,峥嵘起寒碧”这两句,诗人运用了“寒碧”这一关键词,将远处的山峦勾勒出了一片苍茫、宁静而又冷峻的氛围。这种用色与情感的搭配,不仅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赤甲白盐江影空,青天芙蓉五老峰”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利用“赤甲白盐”、“青天”等意象,为画面增添了色彩和层次感。其中“芙蓉五老峰”一句更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历史的长卷。

“野桥村路独归客,耳边仿佛东林钟”这两句,诗人以“野桥村路”作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而“东林钟”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沧浪老人唱歌处,日暮停篙倚江树”这两句,诗人以“沧浪老人”为引子,引出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停篙倚江树”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与自在。

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江水的描绘以及对人物、环境的刻画,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在字里行间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美感又富有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