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之水,向东流,君家草堂溪水头。一室小于溪上舟,清风满屋长如秋。
甑中生尘鱼在釜,终日哦诗摇两股。君不见杜陵草堂花满川,将军立马驻江干。
天吴紫凤补短褐,安用行庖洗玉盘。良无广厦千万间,乃欲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叔豹苕溪草堂歌》是元代诗人黄玠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苕之水,向东流,君家草堂溪水头。”苕溪水向东流去,君家草堂在溪水源头。
  • “一室小于溪上舟,清风满屋长如秋。”草堂虽小,但清风常驻,宛如秋天般宁静。
  • “甑中生尘鱼在釜,终日哦诗摇两股。”厨房中有灰尘,而鱼还在锅中游动,诗人整日吟诗作乐,如同摆动两腿。
  • “君不见杜陵草堂花满川,将军立马驻江干。”我不曾见过杜陵(即杜陵县,今陕西西安市附近)的草堂,那里花开遍野,而将军却驻马长江边。
  • “天吴紫凤补短褐,安用行庖洗玉盘。”天吴、紫凤这些神话中的生物,为何要用它们来修补破旧的衣服?何必用它们来清洗玉制的食盘。
  • “良无广厦千万间,乃欲天下寒士俱欢颜。”难道要有成千上万栋华丽的大厦吗?那样只会让天下贫寒的读书人无法欢笑。
  1. 译文内容
  • 诗歌通过描绘苕溪之水的流向与草堂的位置,表达了对家乡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描述了草堂虽小却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通过对比杜甫的诗作和将军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的不屑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 最后一句“岂有广厦千万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讽刺,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困境的关注和同情。
  • 结尾“但愿天下寒士皆欢颜”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1. 注释
  • 苕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的钱塘江上游。
  • 向东流:苕溪自西向东流,诗人站在草堂前,可以感受到水流的清凉。
  • 君家:指范家,此处指范叔豹。
  • 草堂:古代文人隐居的地方,诗人以此为家。
  • 清风:这里形容空气清新宜人。
  • 哦诗:吟咏诗歌。
  • 杜陵:古地名,位于陕西省长安市南郊。
  • 将军:指唐代名将李广利,此处用以象征权贵或英雄。
  • 天吴:传说中掌管云雨的神。
  • 紫凤:传说中的神鸟,通常与祥瑞相关。
  • 洗玉盘:清洗玉制的餐具。
  1. 赏析
  • 《范叔豹苕溪草堂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 诗中的“清风长如秋”,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也暗寓了诗人心境的清静和超脱。
  •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如杜甫),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 结尾的“但愿天下寒士皆欢颜”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也表达了对平民百姓幸福生活的向往。
  • 整体而言,该诗不仅是对个人隐居生活的颂扬,更是对整个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的探讨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