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乌匼之短帽,曳碧绡之轻裾。若丹丘之孤鹤,骨既清而亦癯。
嗟尔童子,抱琴焉如。日月不可与留,归来兮乐吾初。

黄南窗小像

着乌匼之短帽,曳碧绡之轻裾。若丹丘之孤鹤,骨既清而亦癯。

嗟尔童子,抱琴焉如。日月不可与留,归来兮乐吾初。

【注释】

1、南窗:泛指书斋。

2、著:戴。

3、乌匼(lǎo):黑色帽子。

4、曳:拖。

5、绿绡(xiāo):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6、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7、孤鹤:比喻人孤独高洁。

8、骨清癯(qú): 瘦削清高。

9、抱琴:抱持琴。

10、日月:时间。

11、乐吾初:快乐于我的早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南窗小像”为题,赞美的是那幅画中的“乌匼之短帽”、“曳碧绡之轻裾”以及“抱琴焉如”的少年形象。诗的前四句描写人物服饰和体态,后四句写其精神风貌,全诗用词简练生动,富有情趣,是一幅充满艺术魅力的图画。

首句“著乌匼之短帽”,着,穿也;乌匼,黑帽也。短帽即乌匼,形容少年的头巾。第二句写其服饰:“曳碧绡之轻裾”,裙下有飘带。第三句“若丹丘之孤鹤”,丹丘,神山名;孤鹤,比喻人高洁、不随俗。第四句“骨既清而亦癯”,骨清气爽,体态瘦弱。这四句写其外貌特征,突出了其清高脱俗的气质。

接下来诗人由外在写到内在,描绘其精神风貌:“嗟尔童子,抱琴焉如”。这两句说这位少年怀抱古琴,神情恬静,好像在悠然自得地弹着琴。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人物的内在美表现得更充分。

“日月不可与留,归来兮乐吾初。”这两句表现了少年的志向。“日月不可与留”一句,借用《庄子·秋水》中“朝菌不知晦朔”的典故,表示自己不愿沉湎于名利场,要归隐林泉。“归来兮乐吾初”意思是说回到家乡去享乐青春吧!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少年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