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西山窈复深,法筵应有圣僧临。
两峰塔影天垂盖,千佛林光地布金。
牛笛倘逢圆泽语,龙宫还见阆仙吟。
空中曳曳藏云洞,水乐泠泠奏八音。

诗句解读:

  1.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天台”:这是诗的标题,表明是一首以“鹫峰师韵”(一种特定的诗歌韵律)为基调,用来描述或送别名为“涧泉上人”的人去天台山游玩。这里的“天台”,可能是指中国的一座著名山峰,也称为“天台山”。

  2. “路入西山窈复深,法筵应有圣僧临”: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进入西山时,道路变得深邃而美丽。同时暗示有位圣僧即将到达(可能是“涧泉上人”),意味着他将在这里进行修行或游历。

  3. “两峰塔影天垂盖,千佛林光地布金”:描绘了两座山峰上的塔影映照在天空中,像是天垂下的伞盖,而千佛寺周围的森林光芒闪烁,仿佛大地铺满了金色。

  4. “牛笛倘逢圆泽语,龙宫还见阆仙吟”:通过使用“倘逢”表达一种假设,如果遇到传说中的牛角吹奏者(圆泽),或者见到传说中的仙人(阆仙),可能会听到他们美妙的吟唱。

  5. “空中曳曳藏云洞,水乐泠泠奏八音”: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空中飘浮着云雾,仿佛是在演奏音乐的云朵(曳曳),以及清澈的水面上流淌出美妙的音乐声(泠泠)。

译文:
鹫峰师韵所调,送走一位名为涧泉的上人前往天台。山路深入西山之中,景色幽深迷人;在那里必有一位圣僧即将降临。两座山峰上的寺庙塔影倒映在蓝天之下,如同天边悬挂的伞盖;而那千佛林中树木闪烁金光,仿佛大地铺满黄金。想象中的圆泽和阆仙若在此刻相遇,定能聆听到他们的悠扬歌唱;而在清泉之上,流水之声犹如琴瑟之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及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画卷。通过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将山峰、塔影与云朵、音乐等自然元素相联系,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还通过这些象征性的元素,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境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