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钟山万虑消,虚空楼阁翠岧峣。
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
未应便作乘芦去,且听仙人碧玉箫。
”`
一上钟山万虑消,虚空楼阁翠岧峣。
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
未应便作乘芦去,且听仙人碧玉箫。
诗句释义
- “一上钟山万虑消”:在钟山上,所有的忧虑都消散了。钟山可能是指中国的南京市的钟山,也称作紫金山,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景点及帝王之宅。
- “虚空楼阁翠岧峣”:在这座楼阁中,一切显得如此的虚无缥缈和美丽。这里的“虚空楼阁”形容建筑的宏伟与高远,而“翠岧峣”则是对山峰或建筑顶部的青翠描述,强调其秀丽。
- “金陵郁郁帝王宅”:金陵(南京)是古代帝王居住之地,充满历史沉淀与文化气息。
- “天堑悠悠南北朝”:长江作为天然的分界线,南岸为南朝,北岸为北朝,体现了南北分裂的历史背景。
- “月满石城秋似水”:在秋天的时候,月色满溢于石头城的景色,仿佛一片宁静的水乡。
- “风高淮浦夜生潮”:夜晚淮浦地区风大,使得海面上的潮水产生涌动。
- “未应便作乘芦去”:不应轻易地离开此处。”乘芦”可能指的是乘坐小船在江上游览,”去”表示离去。这里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留恋之情。
- “且听仙人碧玉箫”:暂且倾听仙人吹奏的碧玉箫。
翻译
登上钟山之后,所有的忧虑都消散了,看到的是那座巍峨的楼阁,它矗立在青山之中,宛如翠绿的山峰一般。这金陵(现在的南京),曾是帝王之家,充满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韵味。长江如同自然的屏障,将这片土地分割成南北两个不同的时代。在这金色的秋日里,月光洒满了这座城市,水面平静如镜。当夜风吹起,淮浦的水面上泛起阵阵波涛。现在,我不应该就这样匆匆离去,而是要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聆听那来自仙人手中,发出清脆声响的碧玉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方者在钟山的所见所感。从第一句开始,诗人就表达了自己对登临钟山后心境的变化,钟山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心灵的寄托处。第二句通过“楼阁”与“翠岧峣”展现了钟山的自然美景,第三句则转向历史文化的厚重感,通过对金陵的描述,引出了历史的变迁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江南秋夜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感受。最后两句则通过反问和期待来结束全诗,表达了一种不舍和留恋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