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君之山从西来,拔地万仞青崔嵬。划然磅礴下江浒,云麓隐隐栖楼台。
上有飞萝罥挂古乔木,下有沧浪万顷青如苔。红莲绰约泛渚净,绿幕缥缈临湖开。
云烟卷风岛屿没,窗户洗雨冰霜回。高人自是青云客,日向湖亭赏山色。
昔年走马踏红尘,射杀南山双白额。今日纶巾羽扇闲,独面清泠饮冰蘖。
壶箭收投胜负空,棋枰罢局机筹息。延陵公子昔称贤,画手复见今道玄。
有声之画宜诗篇,为子作歌将画传。
【译文】
吴伯昭的《红莲绿幕图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乌君山从西面崛起,高峻万仞,青翠巍峨。它横贯江浒,云雾缭绕,隐约可见楼台隐现其中。
山上长满青萝,缠绕着古老的树木;山下是一片万顷碧波如苔的水域。红色的莲花在湖中摇曳,清澈的水面映出它绰约的姿态。绿色的帷幕缥缈地展开,仿佛是湖面的一片云烟。
风卷云舒,岛屿隐没于云烟之中;雨洗窗扉,冰霜融化,窗户变得明亮如水。这里的高人自是那青云般的人物,每日在湖亭观赏这美丽的山色。
昔日他骑着骏马奔驰在红尘之中,箭射南山,双箭穿破白额牛。如今他已卸下战袍,换上了文士的装束。他独自一人面对清冷的湖水,饮着冰镇的酒,欣赏着棋局的变化。
棋局结束,胜负已定,壶箭收放,机筹息止。当年延陵公子曾被誉为贤人,如今画手又见道玄重现。
有声之画应该配以诗歌来传颂,我为他创作了这首诗篇。
【注释】
乌君山:即乌石山,在今浙江省桐庐县西北。《元和志》引《临安志》:“乌石山,一名乌君山。”
崔嵬:高耸的样子。
划然:形容气势磅礴的样子。
沧浪:深广的水。此指乌石山下的江流。
菡萏:荷花的别称。
飞萝:飘荡在空中的丝瓜。古树:老树。
云烟:云气与烟雾。
岛屿:水中的小岛。
纶巾羽扇:指古代儒者所戴的头巾和手持的羽毛扇子。
清泠:清凉的泉水。
延陵:春秋时吴国延陵季子(季札)的封邑,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北。
纶:丝织品,此处借指文士。
清泠:清凉的泉水。
围棋盘上黑白棋子的移动,称为“落子”。
围棋盘:长方形木盘,四周刻有线条。
棋枰:围棋盘。
延陵公子:春秋时吴国延陵季子(季札)的尊称。
道玄:唐代著名画家吴道玄的字。
有声之画:指有声有色的绘画作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将一幅山水画展现在眼前。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开头四句写山势之雄奇,境界之寥阔,为全诗定调。首句点明乌君山的方位,次句写山势之高,“青崔嵬”三字极尽其状。“划然磅礴”二句,写山势之雄浑。“云麓隐隐”以下六句,写山色之秀美。最后八句则转入对画境的描写,用笔轻灵飘逸,意韵悠长。
“昔年走马踏红尘,射杀南山双白额。”这两句写画前之景,也是画中之景。诗人化用了晋代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以及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评顾恺之:“恺之有才思,画山水树石,妙绝时伦。尝共顾长康赏会稽山水,以顾画云:‘一丘一壑,略无所见,郁然千载,澄江静泊’。”等诗句,把画面上的山川景物形象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
“今日纶巾羽扇闲,独面清泠饮冰蘖。”这是说现在自己闲居无事,于是便在清冷的水边独自饮酒消夏,欣赏着棋盘上的变幻莫测。诗人在这里运用典故,把画中的人和画外的人联系起来,使画和人都活了起来。诗人在诗中巧妙地使用了典故,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诗的最后一联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比喻手法,把画作比作真人,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画的魅力。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把画和人都融在了一起,让人感受到画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