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天气肃,鹤鸣在林阴。
使君甚好客,来者总能吟。
红树秋山近,黄华夕露深。
邻翁八九十,有酒即相寻。
诗句:九月天气肃,鹤鸣在林阴。
译文:九月的天显得特别寒冷,树林中传来了鹤的叫声。太守非常喜欢招待客人,无论谁来到这都会得到他的款待并可以吟诗作对。秋天的红树和秋山逐渐靠近,夕阳下的露水越来越深。周围的邻居都已经很老了,只要有酒他们就会相互邀请来一起享用。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的作品《林皋亭》。虞集是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他先世为蜀人,宋亡后,其父汲侨居崇仁。虞集自幼受到家学熏陶,读诸经通其大义。他曾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
虞集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他的五言律诗《林皋亭》便是一首典型的作品,它描绘了九月秋天的景色和氛围。诗中的“九月天气肃”直接点明了时间,紧接着的“鹤鸣在林阴”则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凄美。这种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气氛,也为接下来的叙述铺垫了情绪背景。“使君甚好客,来者总能吟”展示了地方官的儒雅与好客,而“红树秋山近,黄华夕露深”则通过色彩和时间的叠加,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意境。最后一句“邻翁八九十,有酒即相寻”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周围的邻里关系,展现了一种和谐与欢乐。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捕捉了秋季的自然之美和人间之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