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栽枯棘作篱藩,邻舍相望不设门。
去燕来鸿为客惯,佩兰怀玉与谁论。
河名无定亦归海,草曰寄生犹有根。
但得生涯能地著,何嫌山谷数家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书斋中寄居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疏栽枯棘作篱藩,邻舍相望不设门。
    注释:稀疏地栽种着枯死的荆棘作为篱笆,邻居之间相互望见,却不设立门户。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书斋中的生活环境,通过疏植树木来设置屏障,表现出诗人对于隐私和安全的渴望。同时,“邻舍相望不设门”也暗示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2. 去燕来鸿为客惯,佩兰怀玉与谁论?
    注释:离去的燕子和归来的鸿雁习惯了作为客人在这里停留,我佩戴着佩兰和怀有玉器却不知道该与谁说说这些。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束缚的恐惧。诗人用燕子和鸿雁比喻自己,暗示自己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扰,想要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然而,诗人又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只能感叹自己身无长物,不知道该与谁分享自己的心事。
  3. 河名无定亦归海,草曰寄生犹有根。
    注释:河水没有固定的源头也会流向大海,野草虽然寄生于他处,但它的根基仍在土地。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认为,无论是人还是植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虽然生命的轨迹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只要扎根于大地,就能找到生存的意义。
  4. 但得生涯能地著,何嫌山谷数家村。
    注释:只要能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何必嫌弃山谷中的几户人家呢?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在一个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不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愿意接受不同的生活环境,只要能够安身立命。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诗人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过上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