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一何高,北渚青茫茫。
可怜佳丽地,荆棘三十霜。
芟夷营大宅,列肆来群商。
倡优日歌舞,鞍马照地光。
城隅有一士,垝垣缭茅堂。
习坎失生理,家人知义方。
貌言外卑逊,节行中贞刚。
荒凉众所弃,上帝歆其香。

注释:

城隅:城墙的角落。士:这里指的是隐居的诗人。

南山一何高:多么高的南山啊!

北渚青茫茫:北方的池塘,一片青青的颜色。

可怜佳丽地:这是多么美丽的地方啊!

荆棘三十霜:这里的荆棘长满了三十年的霜。

芟夷:铲除,清除。营大宅:建造了一座宽敞的房屋。列肆:开设商铺。群商:众多商人。

倡优:歌舞杂技艺人。日歌舞:每天歌舞娱乐。鞍马照地光:骏马奔驰时尘土飞扬如同阳光照在地面上。

城隅:城墙的一角。垝垣:残破的围墙。缭茅堂:环绕着茅草屋。习坎:指困苦的生活。失生理:生计丧失。义方:正确的道理。

貌言外卑逊:外表上谦恭有礼。节行中贞刚:节操行为中保持贞烈刚正。

荒凉众所弃:荒凉的地方没有人愿意停留。上帝歆其香:上天喜欢这种香气。歆,喜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作品,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居住的环境,“城隅有一士”点明诗人隐居的位置,“南山一何高”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北渚青茫茫”则描绘了湖泊的辽阔,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环境的壮丽,为后文的隐居生活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描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怜”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喜爱和珍视,“佳丽地”进一步突显了这片土地的美丽,而“三十霜”则揭示了这里的艰苦环境。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也展现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

第五、六句转向商业活动,诗人开设了商铺,吸引了众多的商人前来,他们的歌舞娱乐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了生气。然而,尽管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诗人的内心却依然空虚,他渴望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寄托。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垝垣缭茅堂”描绘了诗人简陋的住所,“习坎”、“家人知义方”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依靠家人的支持来维持生活。“垝垣缭茅堂”更是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而“貌言外卑逊,节行中贞刚”则揭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隐居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充满了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