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题苏武牧羊图》是元末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每个诗句及其深层含义:

  1.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苏武忠贞不渝的敬仰之情。麒麟阁是汉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场所,而此处的“麒麟阁”可能隐喻着英雄的荣誉之地或象征性地表示苏武的地位。”望帝乡”则意味着诗人心中对理想或故乡的向往,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苏武忠诚不渝和坚守信仰的赞美。

  2.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这里的”寄书元有雁”暗示了书信传递的信息,可能是关于苏武的安危或是汉廷的召唤。而”食雪不离羊”形象地描绘了苏武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旧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责任。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苏武的坚定意志,也反映了他与外界联系的不易,凸显了其孤独与坚韧。

  3.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这里,“旄尽风霜节”指的是岁月流转中的风霜之苦,象征着苏武历经磨难但依旧保持着高尚节操的形象。而“心悬日月光”则表达了诗人对苏武坚定不移的理想和信念,如同悬挂在天空的明月一般,明亮且不灭。

  4.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结尾两句是对李陵与苏武对比的深刻描绘。李陵在战败后选择投降,这一行为与苏武的坚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何以别”直接点明了李陵与苏武的不同之处,即为何李陵会选择投降而苏武却始终坚守。而”涕泪满河梁”则生动地表现了两人分别时的情感波动,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题苏武牧羊图》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苏武的赞颂,更是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通过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赏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其中的深意,从而获得对人生、历史及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