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主者尊师相,师相匡君近若何。
紫极正宜扶日月,鸿沟未许割山河。
金台百丈媒燕隗,盖禄千钟客孟轲。
亦有阳秋成铁史,姓名不必到銮坡。
诗句释义与赏析:
- 东吴主者尊师相,师相匡君近若何?
- 东吴:指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之一,以孙权为首的政权。
- 主者:这里可能是指地方官员或高级管理者。
- 尊师相:尊敬教师,强调对知识的尊重和重视教育的重要性。
- 匡君:辅助君王。
- 紫极正宜扶日月,鸿沟未许割山河。
- 紫极:紫色的天空,常用来比喻高贵、神圣。
- 扶日月:形容政治清明、国家繁荣昌盛。
- 鸿沟: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荥阳一带,此处可能指代历史事件或某种分界线。
- 割山河:指分割领土或势力范围的行为。
- 金台百丈媒燕隗,盖禄千钟客孟轲。
- 金台:指高耸的塔楼,也用作比喻,表示崇高的地位或成就。
- 媒燕隗:指媒人撮合男女婚姻,引申为帮助他人达成心愿。
- 盖禄千钟:形容拥有极高的官爵和俸禄。
- 孟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其儒家学说闻名于世。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位有影响力的人物。
- 亦有阳秋成铁史,姓名不必到銮坡。
- 阳秋:这里可能是指公正的评价或评论。
- 铁史:坚固可靠的历史记录。
- 姓名不必到銮坡:字面意思是没有必要让某人的名字出现在皇帝的御座旁(銮坡是古代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
- 可能意味着在评价时不需要过分强调个人名气,而是更注重实际的贡献和成就。
译文:
在东吴,主者尊重并尊崇教师,他们如同太阳月亮一样照亮天下。他们辅佐君主使国家日益强大。在古代的鸿沟上,没有人能像孔子一样去划分领土。他们在金台上百丈高的塔楼中撮合婚姻,享受着丰厚的俸禄。也有公正的评价像铁一般坚固的史记,他们的姓名并不需要出现在皇帝的御座旁。
这首诗通过对东吴主者、孔子以及其成就的描述,表达了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以及对公正评价的追求。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揭示了历史变迁中的价值观和态度的转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公正、贡献和个人名誉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