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宇宙非金瓯,黄头奚儿蟆作虬。
跳梁河陇翻九土,惊呼夜半呼延秋。
朔方健儿袖双手,战马伤春舞杨柳。
当时天骄不借兵,渭阙黄旗仆来久。
快哉健鹘随手招,渡河万匹疾如猋。
白羽若月筋簳骄,弯弓仰天落胡旄。
吁嗟健鹘有如许,邀我索花固其所。
明年西下崆峒兵,壮士重忧折天柱。
折天柱,唐无人,引狼殪虎狼非麟。
空令汉女嫁非匹,穹庐夜夜愁寒云。

【注释】

花门行:唐代时,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在今甘肃、内蒙古一带,称为“花门”。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以范阳为大本营,起兵叛乱,进犯长安,唐朝被迫向西域用兵。诗人因被贬为太子中允,随同入朝,途经河陇一带,见战乱频仍,百姓遭难,感慨万千。此诗即作于此时。

黄头奚儿:指吐蕃(藏族)人。奚,古部族名;黄头,指其发色。

跳梁:猖獗。

夜半呼延秋:呼延秋,汉将名,曾为雁门太守,击匈奴有功。这里借指唐朝的将军们。

朔方健儿:指安禄山的部下。

袖双手:形容手无寸铁,意谓无力还击,袖手旁观。

战马伤春:比喻将士们在春天里却要上阵打仗。

渭阙:指渭水之畔。

黄旗:古代汉族军队所用的一种旗帜。

健鹘:猛禽。

渡河万匹疾如猋:言战马奔腾如飞,如疾风般地渡过黄河。

白羽若月筋竿骄:羽毛白似月亮,箭杆细如竹竿。

弯弓仰天落胡旄:弯弓搭箭瞄准天空,射下敌人首级。

快哉健鹘随手招:指唐将李光弼率部与安禄山军交战,每遇强敌,便顺手拉弓,一箭射出。

穹庐:蒙古民族居住的帐篷,这里代指安禄山叛军。

折天柱:折断大唐江山支柱。

唐无人:唐王朝无人。

引狼殪虎:引狼自入羊圈使狼吃掉羊,喻安禄山引贼兵入关。

穹庐夜夜愁寒云:吐蕃在夜晚的帐幕里常常笼罩着愁云。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作者谪居巴蜀时期的作品,写当时唐军对安史叛军的战斗情况。前四句写唐军在河陇地区和吐蕃作战的情景。“黄头奚儿蟆作虬”,说吐蕃士兵黄头发,像蛟龙一般凶猛。“跳梁河陇翻九土”,说他们猖狂地在河陇地区到处捣蛋,把九州大地上的土地都翻动了。“惊呼夜半呼延秋”,说半夜里突然传来了呼延的呼喊声,原来是唐将李光弼率部赶来了。后六句写唐军在渭水之畔和叛军的激战。“朔方健儿袖双手,战马伤春舞杨柳。”说朔方的健儿空有双手而无能为力,战马也受不住春日的折磨而疲惫不堪,只能舞动杨柳来驱赶寒冷,勉强支撑战斗。“当时天骄不借兵,渭阙黄旗仆久。”说当时安禄山的军队并不需要别人的援助,唐军在渭水之畔已久,但毫无办法。这六句写唐军在渭水之畔与叛军激战的情况。“快哉健鹘随手招,渡河万匹疾如猋。”“健鹘”就是猛禽的意思,“快哉”是说唐军作战英勇,“健鹘随手招”是说每当遇到强敌,就随手拉弓搭箭,一箭射出。“白羽若月筋竿骄,弯弓仰天落胡旄。”白羽的箭好像明月一样皎洁,弓身又细又直,箭头又硬又尖锐,射出去就像流星划过夜空,坠落在敌人的头上。这里既写唐军的英勇善战,又写安禄山手下的士兵如何凶残狡猾。“吁嗟健鹘有如许,邀我索花固其所。”“吁嗟”是惊叹的意思,“健鹘”就是猛禽的意思,“邀我索花”是说安禄山派人向唐军索求财物,“固其所”是说这样做也是他应该干的。“明年西下崆峒兵,壮士重忧折天柱。”第二年秋天,唐军准备再次出征。“崆峒”是地名,“折天柱”是说折断大唐江山的支柱。“唐无人,引狼殪虎狼非麟”,意思是说大唐王朝没有人了,引狼入室而使国家灭亡。最后两句是写唐军在长安城外与叛军的激战。“空令汉女嫁非匹,穹庐夜夜愁寒云。”让中原的女子去嫁给吐蕃的贵族,这是朝廷所不允许的,但也只能忍受这种痛苦。而吐蕃贵族在夜间帐幕里笼罩着愁云,这是因为他们在思念家乡和亲人。全诗通过对战斗的描写,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中原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