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众心能作城,五方取土不须蒸。
蒸土作城城可破,众心作城城可凭。
古诗原文
自古众心能作城,五方取土不须蒸。蒸土作城城可破,众心作城城可凭
译文与注释
-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团结一致的心就能筑起城墙,我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从五方收集土石来建造它。即使将泥土烧成坚硬的城砖,也足以摧毁它;而只要人心齐,城墙自然牢固,不可被攻克。
- 注释: “五方”指的是东、南、西、北和中央,这里指的是从不同地方收集土石。”众心作城”表示众人齐心协力构筑的城墙。
- 白话文翻译: 烧制泥砖制成城墙可以破坏,但若众人一心其墙自坚,无人能够攻陷。
- 注释: “众心作城城可凭”表示城墙之所以坚固,是因为人们的共同努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团结就是力量。在古代,城市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而人力是有限的。因此,古人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构筑城墙,形成了强大的防御力量。诗中的“众心作城”象征着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精神。
即使是再坚固的城垣也敌不过人心涣散。诗中提到烧土造城虽坚却易破,而人心合一则固如磐石,难以攻克。这里的“众心作城城可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即使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一致的行动,就足以抵御外来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众心作城”这一概念的阐述,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在任何困难面前,只要团结一致,就能够克服一切。这不仅是对古代建筑智慧的一种传承,也是对现代人在面对挑战时的一种鼓励和启示。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团结和信念始终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