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崖仙人来自西崆峒,琼林宴罢随天风。天风散珠玉,乃在华顶峰。
拔地一万八千丈,但见琼台瑶阙巀嶪撑青空。长松倚天不盈尺,桃花水与银河通。
老仙独睨万物表,炯如秋水开夫容。火乌夜半吐东海,石桥飞渡天门龙。
九重启金钥,千楹立彩虹。列仙夹仗冰雪容,中有晨肇双郎之窈窕,珊珊杂佩摇玲珑。
胡麻饭初熟,上案双玉童。翩然迎老仙,笑语风云从。
冰桃琥珀碗,霞液玻瓈钟。陶然一醉三千霜,酡颜相映扶桑红。
归来笠泽成小隐,林屋洞访浮丘翁。下视东蒙尘土蒙,蓬科万冢眠英雄。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登华顶峰” - 描述了登上华山之巅的情景。
- “铁崖仙人” 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通常与华山有关。
- “来自西崆峒” 可能是指仙人的来处或背景。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仙人从西崆峒来到华山顶峰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第二句:”琼林宴罢随天风” - 描述了在宴会结束后,仙人随风而去的情景。
- “天风散珠玉” 形容宴会结束后天空中飘散着像珍珠和玉石一样的云彩。
-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结束时天空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
第三至第六句:”拔地一万八千丈,但见琼台瑶阙巀嶪撑青空” - 描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
- “拔地一万八千丈” 形容华山高耸入云,非常壮观。
- “琼台瑶阙巀嶪” 形容华山上的建筑美丽而精致,仿佛仙境中的宫殿。
- “长松倚天不盈尺” 描述华山上生长的长松,高耸入云,几乎触及天际。
- “桃花水与银河通” 形容山上的桃花盛开时与银河相映成趣,美景如画。
第七至第十句:”老仙独睨万物表,炯如秋水开夫容” - 描述了老神仙独自俯瞰世间的景象。
- “炯如秋水开夫容” 形容眼神明亮如秋水,充满智慧和深邃。
- 这几句描绘了老神仙俯瞰众生的场景,体现了他的超然和智慧。
第十一至第十四句:”火乌夜半吐东海,石桥飞渡天门龙” - 描述了夜晚的神秘场景。
- “火乌夜半吐东海” 形容夜晚的火焰如同东方的大海一样璀璨夺目。
- “石桥飞渡天门龙” 形容一座石桥横跨夜空,仿佛有龙从中飞过。
-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
第十五至第十六句:”九重启金钥,千楹立彩虹” - 描述了仙境中的美丽建筑。
- “九重启金钥” 形容仙境中建筑众多,每座都有独特的风格。
- “千楹立彩虹” 形容彩虹横跨仙境,增添了一份神奇色彩。
这句话描绘了仙境中的建筑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第十七句至第二十四句:”列仙夹仗冰雪容,中有晨肇双郎之窈窕,珊珊杂佩摇玲珑” - 描述了仙境中的神仙们。
- “列仙夹仗冰雪容” 形容神仙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宛如冰雪般纯洁。
- “晨肇双郎之窈窕” 形容两位年轻的神仙英俊潇洒,令人心动。
- “珊珊杂佩摇玲珑” 形容神仙们手持各种精美的饰品,显得格外优雅。
这句话描绘了仙境中神仙们的美丽形象,让人感受到了仙境的魅力。
第二十五句:”胡麻饭初熟,上案双玉童” - 描述了神仙们的食物。
- “胡麻饭” 是一种用芝麻制作的美食,象征着美味可口。
- “双玉童” 形容神仙们身边的两位小仙女,增添了一份童真和可爱。
这句话描绘了仙境中的美食和神仙们的可爱形象,让人感受到了仙境的温馨和美好。
第二十六句:”翩然迎老仙,笑语风云从” - 描述了神仙们迎接老仙的场景。
- “翩然而去” 形容神仙们轻盈地离去,充满了仙气。
- “笑语风云从” 形容神仙们与老仙的交谈轻松愉快,仿佛带着一股春风。
这句话描绘了神仙们的热情好客和与老仙的友好交流,让人感受到了仙境的和谐与欢乐。
最后一句:”冰桃琥珀碗,霞液玻瓈钟。陶然一醉三千霜,酡颜相映扶桑红” - 描述了神仙们享用美食和美酒的场景。
- “冰桃琥珀碗” 形容食物晶莹剔透,犹如冰镇的桃子般甜美。
- “霞液玻瓈钟” 形容美酒如同霞光般绚丽多彩。
- “陶然一醉三千霜” 形容神仙们尽情享受美食和美酒,仿佛沉醉于千年的时光之中。
- “酡颜相映扶桑红” 形容神仙们的笑容红润,与扶桑(太阳)的光辉相映成趣。
这句话描绘了神仙们享受美食和美酒的愉悦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仙境的幸福和美好。
赏析:这首诗以华山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塑造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诗中的老神仙、仙人、神仙们以及美食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力,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仙境之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