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耆欲无寿,富婴愿期颐。
惨惨里门道,哭声一何悲。
白头洒慈泪,红颜服嫠衰。
借问送车人,共惜纨裤儿。
问齿未逾壮,问家素不赀。
黄金不贷死,华屋中道辞。
南邻九十老,带索如荣期。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七哀之一,通过描绘贫富两极的人生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首句”贫耆欲无寿,富婴愿期颐”表达了作者对于贫富差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耆者,指长寿之人,无寿则表示生命短暂。这句话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性和贫富差距带来的痛苦。

第二句”惨惨里门道,哭声一何悲”描绘了里巷中人们悲伤的面容和声音。这里的”惨惨”形容人们的面色苍白、神情忧郁,”哭声”则代表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哀伤。这一句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氛围。

第三句”白头洒慈泪,红颜服嫠衰”描绘了老弱病残者的悲哀形象。白头的老者流下慈爱的泪水,而年轻的寡妇则穿着丧服,面容憔悴。这些形象都代表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悲哀让人心生怜悯。

第四句”借问送车人,共惜纨裤儿”描述了送葬的人们对于死者生前的奢侈生活感到惋惜。这句中的”送车人”指的是为死者送行的亲友,”纨裤儿”则是指富贵人家的孩子,这里用来形容死者生前的生活状况。这一句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带来的悲剧。

第五句”问齿未逾壮,问家素不赀”表达了对于逝者一生的回顾和感叹。这句话意味着死者在年轻时就已经富有,而且家族背景显赫。然而,这样的富贵生活并没有给死者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无尽的悲伤。

第六句”黄金不贷死,华屋中道辞”描绘了死者生前的奢华生活方式。这里的”黄金”和”华屋”象征着财富和地位,而”贷死”则表示为了追求这些物质享受而不惜牺牲生命。这一句反映了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扭曲。

第七句”南邻九十老,带索如荣期”描述了邻居们对于死者的评价。这里的”南邻”指的是邻居,”九十老”则表示老人已经年迈,”带索如荣期”则意味着他们曾经过着富贵的生活。然而,现在却只能依靠拐杖行走,这与死者生前的奢华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贫富两极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死者生前的奢华生活和死后的悲惨景象,以及社会对于这些现象的看法和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