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南省火,七月一日南地震。地积大块作方载,岂有坏崩如杞人。
如何一震白毛茁,泰山动摇海水泄。便恐昆仑八柱折,赤子啾啾忧地裂。
唐尧天子居上头,贤相柱天如不周。保国如瓯,驭民如舟,吁嗟赤子汝何忧。

【注释】:

  1. 四月一日南省火:指公元755年4月1日,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唐。
  2. 七月一日南地震:指公元755年7月1日,唐玄宗逃入四川,至16载后返回长安。
  3. 地积大块作方载:大地如一块大石头,可以承载万物。
  4. 杞人:传说中害怕天塌下来而挖树为巢的杞国人。
  5. 坏崩:毁坏崩塌。
  6. 白毛:指百姓。茁,生发。
  7. 昆仑八柱:传说中的神山,由八根柱子支撑。
  8. 赤子:百姓,百姓的孩子。忧:担心。
  9. 保国如瓯:比喻保卫国土如同小杯子一样。
  10. 便恐:恐怕。
  11. 不周:古代神话中的天柱,即擎天的柱子。
  12. 贤相:明臣,明智的大臣。
  13. 便恐昆仑八柱折:昆仑山倒塌了。
  14. 赤子:百姓。
  15. 啾啾:象声词,形容声音细小,这里比喻人民因地震而发出的哭声。
  16. 唐尧天子居上头:唐尧是古帝,他统治时天下安定。
  17. 贤相柱天如不周:比喻有贤德的君主能治理国家像撑住天的大柱子一样坚固。
  18. 保国如瓯:比喻保卫国家就像用小杯子盛水一样简单。
  19. 驭民如舟:驾驭人民就像驾着船。
  20. 吁嗟赤子汝何忧:感叹老百姓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译文】:
四月十八日那天,范阳(今北京)发生了火灾;七月初一这天,河北发生地震。大地如一块大石头,可以承载万物,哪里会像杞国人那样害怕天塌陷下去呢?
一次大震竟使百姓们头发都白了,甚至连泰山都在震动,海水也在泄漏,人们不禁要担心了:这可怕的地震会不会把昆仑山的八个主峰都摇垮啊?
唐尧当皇帝的时候,他就像天上的擎天柱一样,有贤明之臣辅佐,他治理国家就像用小杯子喝水一样简单,驾御民众就像驾着小船一样轻松,唉!老百姓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来反映唐朝中期政治的动荡不安。诗人以“四月”、“七月”作为时间的标记,将两次地震的时间一一对应,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担忧。诗歌中多次出现“地”和“震”等字眼,显示出作者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