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郎,不愿白玉堂,愿着锦衣裳。上明天耳目,下见人肝肠。
江南使者欺天隐,黄金车驮实虚牝。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见秋隼。
父老出郭门,焚香拜使君。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气成冬春。
成冬春,立皇纪,董狐已修三国史,柱下惠文须出理。
江南骢,行且止,万一谗邪塞天耳。手持尧时屈轶枝,独立殿前言国是。
铁面郎,真御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铁面御史的形象,他不畏权势,敢于直言,为民请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 铁面郎,美赵御史也 - 形容这位御史像铁面一样正直,美丽如赵御史。
- 铁面郎,不愿白玉堂,愿着锦衣裳 - 这位御史不愿意在白玉堂那样的环境中生活,宁愿穿着华丽的锦衣。
- 上明天耳目,下见人肝肠 - 他上达天听,下察民情,洞察人心。
- 江南使者欺天隐,黄金车驮实虚牝 - 江南的使者欺骗了上天,用虚假的黄金车来装载真相。
- 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见秋隼 - 忽然之间,青天已经临近,在天目峰前发现了秋隼。
- 父老出郭门,焚香拜使君 - 父老乡亲们走出城外,烧香拜见这位清廉的使者。
- 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气成冬春 - 这位使者如同天上的北斗星,能够斟酌天地之气,形成四季更替。
- 成冬春,立皇纪,董狐已修三国史,柱下惠文须出理 - 他已经完成了皇纪的历史记录,董狐和萧何都已经完成了三国历史的记载,现在需要像魏征那样的贤臣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
- 江南骢,行且止,万一谗邪塞天耳 - 江南有一匹骏马名叫骢,它行走时会停下,以防谗言进入耳朵。
- 手持尧时屈轶枝,独立殿前言国是 - 他手中拿着尧时的屈轶之枝,在殿堂之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注释:
- 铁面郎: 指御史,因其公正无私、铁面无私而得名。
- 赵御史: 指唐代著名御史大夫赵参议,因直言敢谏而闻名。
- 白玉堂: 古代官职名,指朝中高官显位。
- 锦衣裳: 指华美的服饰,象征着尊贵的身份。
- 上明天耳目: 比喻其上通天听,下察民意。
- 江南使者: 指江南地区派遣的使者。
- 黄金车: 指贵重的交通工具。
- 秋隼: 指秋天的猎鹰,象征着锐意进取的精神。
- 父老出郭门: 指乡里的父老乡亲们走出城门,表示对他们的支持和尊敬。
- 焚香拜使君: 烧香致敬,表达对使者的敬意和信任。
- 天目峰前: 指天目山,位于浙江杭州,以其壮丽景色著称。
- 秋隼: 秋天捕猎的猛禽,寓意锐意进取。
- 董狐: 战国时期鲁国的史官,以正直著称。
- 柱下惠文: 指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又称管夷吾),以节俭著称。
- 骢: 一种马,常用以象征忠诚。
- 屈轶之枝: 指尧舜时期的礼乐制度。
- 独立殿前: 在朝堂之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铁面御史的形象,展现了其正直无私、勇于直言的品质。诗人通过对其外貌、行为以及与民众的关系等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关心民生、敢于担当的御史形象。同时,诗中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了御史的高洁品格和崇高地位。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