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相善求治,议论人人殊。
盖翁本黄老,一语盖有馀。
诸儒不足听,醉吏自足呼。
醉吏狱不扰,诸儒多诉狙。
诗句释义:
齐相善求治,议论人人殊。盖翁本黄老,一语盖有馀。诸儒不足听,醉吏自足呼。醉吏狱不扰,诸儒多诉狙。
- “齐相善求治”:描述了齐国的丞相善于治理国家,使得国家政治清明。
- “议论人人殊”:表明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 “盖翁本黄老”:指的是那位齐国的丞相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 “一语盖有馀”:表示那位丞相的言论非常充实,足以让人信服。
- “诸儒不足听”:表示其他学者的观点并不被这位丞相所接受。
- “醉吏自足呼”:形容那些不遵守法律的官吏们,他们虽然醉心于自己的事务,但国家却因此而得到了安宁。
- “狱不扰”:表示那些醉心于自己事务的官吏们,并没有扰乱司法秩序。
- “诸儒多诉狙”:表示其他学者们因为各种理由而不断抱怨和指责。
译文:
齐国的丞相善于治理国家,但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观点不一。那位受黄老思想影响的丞相有着丰富的见解,其他学者却不以为然。那些醉心于自己的事务的官吏们为国家带来了宁静,而其他的学者则不断地抱怨和指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治国有方的丞相与一群各有见解的学者之间的冲突。通过对比,诗人突出了那位丞相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的独特视角和卓越能力。同时,诗人也暗示了不同学者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以及这种分歧和冲突可能对国家造成的影响。整体上,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治国有方的丞相的赞扬以及对其他学者的批评,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