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俭汉天子,取士忌少年。
未应绛灌徒,廷中肯妨贤。
徒为宣室召,复有长沙迁。
不见冯都尉,庞眉竟谁怜。
诗句解读与赏析
注释
- 恭俭汉天子:描述的是一个恭敬节俭的汉朝皇帝。
- 取士忌少年:指选拔人才时忌讳年轻人。
- 绛灌:这里指的是西汉初年的两位大臣,周勃和灌婴。
- 宣室召:汉代宫殿名,此处指皇帝召见地方。
- 长沙迁:被贬到长沙。
- 冯都尉:可能是指冯唐,因他曾任左冯翊(今陕西西安)而称“都尉”。
- 庞眉:形容人年老,双眉宽阔。
译文
恭俭的汉天子,在选拔人才时最忌讳年轻人。
没有应征绛侯周勃、灌婴的青年,廷中也肯妨碍贤能之人。
徒为宣室召,又遭长沙之贬。
未见冯都尉,双眉何时能显年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恭敬节俭的汉朝皇帝对选拔人才的态度,表达了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重视程度。诗中的“恭俭”和“取士忌少年”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的一些特点,即重视德行而非仅仅看重年轻。同时,通过“未应绛灌徒,廷中肯访贤”表达了即使在不公的环境中,仍然有真正的贤才存在,但不被重用。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述一位被贬官员的经历,表达了对官场黑暗面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贤能之人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情和感慨。最后一句“未见冯都尉,双眉何时能显年轻?”更是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
《览古四十二首其八》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现实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个人经历的抒发,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