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郡从来称佛国,未闻有此食人风。
凶年竟遣心术变,末俗何由古昔同。
市近只今真有虎,物灵犹自避生虫。
诸公肉食无充耳,急为饥民散腐红。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吾郡: 指作者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在古代中国,”郡”是对一个较大区域的军事行政单位的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较大的城市或地区。
  2. 从来称佛国: 表示该地区自古以来就以佛教文化或信仰著称,可能是因其丰富的宗教遗迹、寺庙或者高僧大德。
  3. 未闻有此食人风: 暗示这个地区以前并没有听说过或看到过吃人的现象,这里的“食人”并不是字面意思的吃人肉,而是指某些地方存在的人吃人的风俗或行为。
  4. 凶年竟遣心术变: 在饥荒的年份(”凶年”),人们的心态和道德观念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包括一些极端的行为。
  5. 末俗何由古昔同: 这句话表明,尽管现在的情况与过去不同,但是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或风俗习惯仍然被保持。
  6. 市近只今真有虎: 意味着现在的市集中可能真的出现了类似老虎一样的凶猛之徒,这里比喻那些恶人或强盗。
  7. 物灵犹自避生虫: 即使是动植物也具有灵性,它们会躲避可能带来的伤害或灾难,比如疾病或死亡。
  8. 诸公肉食无充耳: 这里“诸公”可能是指当地的权贵或有钱人,他们享受食物,但却没有为饥民着想,没有及时提供帮助。
  9. 急为饥民散腐红: 最后一句呼吁这些权贵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为饥饿的人民提供救济,而不是袖手旁观。

接下来是诗句的译文:

我的郡城自古就被尊为佛国,却从未听闻有过这样的食人风气。在这个饥荒年头,人们的心性都改变了,但那些末世的风俗还是保持着古往今来的传统。市集中可能真的出现了像老虎一样的危险人物,即使是普通的物类也都本能地躲避着死亡和灾难。你们这些吃肉的人难道就不能多考虑一下吗?现在需要赶紧为受饿的人们散发救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差异,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和人性中的善恶两面。诗中不仅批评了当代的一些不良现象,还表达了对那些仍能保持传统美德和善良的人的期望。通过这种反思和呼吁,诗人展示了对正义和善良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公正和道德责任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