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间。
炯如玉琐窗,屈曲相交关。
泠然落幽罅,隐约闻佩环。
择石踞其高,兀兀相对闲。
日宴遂相酌,持觞看青山。
疏雨作还止,徘徊澹忘还。
【注释】
石洞:山间石隙。
炯:形容清澈明亮。
玉琐窗:雕饰有玉石图案的窗户。
泠然:清凉而宁静的样子。
幽罅(xià):山间的缝隙,也指深奥隐秘的地方。
佩环:妇女身上的装饰品。
择石踞其高:在石头上坐着。
兀兀:孤独的样子。
日宴(yàn)遂相酌:于是坐下来饮酒。
疏雨作还止:时雨刚刚降临又停止。
徘徊澹忘还:徘徊不去,悠然自得的样子。澹:淡泊的样子。
【赏析】
这首《石洞杂赋》三首是一组咏石的诗,每首十句,共三首。诗人以石为题,描绘了石洞中冬旱水涸后的情景。其中,第一首写水干石燥,晶莹透明;第二首写石门关合,水流曲折;第三首写石上人静,对弈饮酒,悠然忘怀。这三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石,但是各有侧重。第一首写的是石的形态和环境,第二首写的是石的结构,第三首写的是人在石中的情趣。
这首诗开篇“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间”两句,描写冬旱之后,溪流干涸,水珠滴落石缝,石缝中的水珠晶莹剔透,犹如宝石一般,熠熠生辉。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珠比作宝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缝中的水珠晶莹剔透的景象。
“炯如玉琐窗,屈曲相交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缝中的水珠晶莹剔透,如同精美的玉器一样。同时,“屈曲相交关”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珠之间的交错关系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
“泠然落幽罅,隐约闻佩环”两句,描写了水滴落在石缝之间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玉佩和环佩相互碰撞发出的叮当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接下来的“择石踞其高,兀兀相对闲”两句,描述了一个人坐在石头上,悠闲自在地观看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兀兀相对闲”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与周围景物形成鲜明对比的场景。
“日宴遂相酌,持觞看青山”两句,描绘了一群人围坐在一起饮酒聊天,共同欣赏青山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持觞看青山”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举起酒杯,一同欣赏青山美景的场景。
全诗通过对石洞中冬旱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石洞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