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善琴如雍门,万感毕赴指下弦。和如威凤鸣若木,阊阖荡荡开晴天。
怨如玄猿啸遥夜,酸风孤马行穷边。刘郎善画如郑虔,落笔飞雨大化悬。
豪鹰秋翻代北月,饥雁暮下江南烟。悲厓哀壑远萧瑟,断芦短荻寒芊绵。
洞庭广野神忽动,秋风六合心高骞。九成韶钧梦舜日,万骑羽猎思秦川。
惜哉流落世未识,酒酣自赏诗千篇。呜呼明时才艺衮衮班集贤,安得有力贡之至尊前。
【注释】
刘郎:指刘禹锡。善琴:擅长弹琴。雍门:传说中的琴师,以善弹《雍门》之曲著称。弦下:指琴音。和、如、阊阖、玄猿,都是用典。威凤:传说中的神鸟。鸣若木:指琴声高亢激越。阊阖:传说中的天门。开晴天:指天气明朗晴朗。怨、酸风、孤马、穷边,都是用典。玄猿:传说中的一种能啸叫的动物。萧瑟:形容声音悲凉凄清。断芦短荻:指荒凉冷落的环境。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广野:广阔的原野,指荒僻之地。神忽动:神明为之惊动。九成韶钧梦舜日:指《九韶》乐章,相传舜时作乐,有《韶》九篇。舜帝名重,故称。万骑羽猎思秦川:指秦王赢政曾于渭水之畔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并想统一天下。羽猎:指打猎。秦川:指秦国,在今陕西省中部地区。惜哉流落世未识,酒酣自赏诗千篇:感叹自己才华被世人所忽略,只有借酒浇愁。才艺衮衮班集贤:指唐玄宗时期,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朝廷之中。安得有力贡之至尊前:意思是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够向皇帝献上自己的作品,得到皇上的赏识。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刘禹锡与刘尊德都是唐代著名的琴师,所以此诗是赠给刘尊德的。
“刘郎善琴如雍门”,开头一句写诗人对刘尊德琴技的评价。刘禹锡称赞刘尊德的琴艺,如同春秋时善于弹琴的雍门周一样高超。接着又进一步赞叹说,刘尊德的琴音能表达出无穷无尽的感情:“万感毕赴指下弦。”这两句赞美了刘尊德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造诣。接下来两句,诗人运用神话典故来描绘琴音的美好:“和如威凤鸣若木,阊阖荡荡开晴天。”诗人将琴音比作威凤鸣叫的声音,使听者心旷神怡;又用“阊阖”来象征琴音的雄浑壮丽。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刘尊德琴艺的赞赏,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艺术修养。
“怨如玄猿啸遥夜,酸风孤马行穷边”,这两句是诗人用典的写法。诗人把琴音比作深山中的野兽长啸,声音悲凉凄清;又用“孤马”比喻琴音的哀婉悲凉。诗人还用“酸风”来表现琴音的凄凉悲怆,用“孤马”来表现琴音的孤独寂寞。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刘尊德琴技的赞赏,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感慨与情怀。
“刘郎善画如郑虔,落笔飞雨大化悬。”这两句是诗人对刘尊德绘画艺术的赞美。诗人将刘尊德的画比作郑虔的画,认为他的画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落笔飞雨”形象地描绘了画家挥毫泼墨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气的画面。“大化悬”则是形容画面气势磅礴,令人感到震撼。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刘尊德绘画艺术的赞赏,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豪鹰秋翻代北月,饥雁暮下江南烟”,这两句是诗人运用典故来描绘画中景象的手法。诗人将画中的雄鹰比作秋天在北方天空中翱翔的大雁,又用“饥雁暮下江南烟”来描绘大雁在黄昏时分飞向南方的景象。这样既表现出了画面的宏伟气魄,又增添了诗意与韵味。
“悲厓哀壑远萧瑟,断芦短荻寒芊绵”,这两句是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来渲染画中景色的凄凉悲怆之情。诗人用“悲厓哀壑”来形容画中景色的苍凉冷峻;又用“断芦短荻寒芊绵”来形容画中景色的凄凉萧条。这样既突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洞庭广野神忽动,秋风六合心高骞”,这两句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来赞美画中所描绘的神祗形象的崇高伟大。诗人认为洞庭湖上的广阔原野上,神灵们被画中的景色所感动,纷纷振臂高呼,使整个天地都为之震动。这样既突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九成韶钧梦舜日,万骑羽猎思秦川”,这两句是诗人运用想象与联想来描绘画中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想象着画中舜帝乘九韶乐曲游历四方的情景,又想象着秦王嬴政带领一万骑兵在渭水之畔进行狩猎的情景。这样既增加了诗句的内涵与层次,又使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气息与文化底蕴。
最后两联是诗人抒发感慨与情怀的句子。“惜哉流落世未识,酒酣自赏诗千篇”,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能得到赏识,只有借酒消愁,独自欣赏自己的诗作。“呜呼明时才艺衮衮班集贤,安得有力贡之至尊前”,诗人感叹当今社会人才济济,自己却没有能力将自己的作品献给帝王。他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够向皇帝献上自己的作品,得到皇上的赏识。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感慨,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