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出非时祗漫伤,书成世乱孰为祥。
石盘穿透能辞钝,宝藏尘埋自发光。
千载有人非晚遇,名山何处可深藏。
流传未广惭推予,酱瓿谁家正倚墙。
【注释】
麟出非时:麒麟出现于不合时宜的时候。祗漫伤:徒然令人伤感。书成世乱:写文章而世道混乱。孰为祥:何尝是吉祥的征兆?石盘穿透:指经文被凿穿,文字被毁。辞钝:言辞迟钝。宝藏尘埋:指经书中所藏的珍宝被埋没。自发光:仍发出光芒。千载有人:千年后有人才。非晚遇:不是太晚遇见。名山何处:名山在哪里?可以深藏:能隐居吗?流传未广:传播的不广泛。惭推予:惭愧地把功劳归于别人。酱瓿:酒坛子,借指无用之物。正倚墙:正好在墙边。
【赏析】
这首诗的题意应是“陈实卿”所作,故诗题中的“次”字可理解为“次韵”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作者的次韵之作。次韵,就是和诗,即和别人的诗歌,一般要求用原调原韵(同声调、同韵母)。次韵诗是和韵诗的一种,即按照原诗的韵脚来押韵。此题下注“麟出非时祗漫伤,书成世乱孰为祥”两句,是说麒麟出现不合时机令人伤心,文章写成却使天下动乱,这算得什么吉祥呢?所以,次韵的诗要表达出对世事的感慨。次韵诗的写作技巧在于与原诗的韵脚相同,而且要注意平仄相对。
首联中“非时”二字,暗寓“乱世”,诗人以麒麟出现不合时机而伤心,表明自己遭遇乱世而感到痛苦。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当时统治者荒淫无度的谴责。
颔联“石盘穿透能辞钝,宝藏尘埋自发光”,是说自己虽然学识渊博但不善言谈,就像石盘一样被凿穿而文字却被埋没,但自己依然能够发光发亮,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
颈联“千载有人非晚遇,名山何处可深藏”,是说尽管自己千载难逢地遇上了这样的机遇,但是自己又怎能像名山一样隐居不出呢?这里既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又抒发了自己希望出仕为官的愿望。
尾联“流传未广惭推予,酱瓿谁家正倚墙”,是说自己的文章虽已流传开来,但自己却因此而感到惭愧,认为自己不过是一块无用的酱缸而已;至于那些真正有用的宝物,早就被别人放在墙壁上了。这既是对自己文章价值的否定,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