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明珠久不还,使君风采动群蛮。
鲛人把臂来城里,荔子堆红出坐间。
江映蕉花鹦鹉绿,雨昏榕树鹧鸪斑。
昔年骏马经行处,父老那知得重攀。
【解析】
此诗为送行之作。第一句是说:合浦的珠宝很久没有回来了,使君的风采惊动了四方蛮夷。第二句是说:鲛人(海神)把臂来城里,荔子堆红出坐间。第三、四句写景,江映蕉花鹦鹉绿,雨昏榕树鹧鸪斑。第五句写昔年骏马经行处,父老那知得重攀。
【答案】
①“珠”,宝石;“不还”,没有回来。
②“使君”,使君,旧时对县令的敬称。
③“动”,惊动。
④“鲛人”是神话传说中的水族,这里指海神。
⑤“荔子”,荔枝的别称。
⑥“江映”,江光倒影,映照江中。
⑦“鹧鸪”,鹧鸪鸟,一种能学人声的鸟,这里借代鹧鸪鸟叫声。
⑧“昔年”,昔日,往昔。
⑨“知”,知道。
译文:
合浦的珍珠久未归来,使君的风采惊动了四方蛮夷,海神把臂来到城里,荔枝鲜红在坐席上堆积如山,江水倒映着蕉花的影子,鹦鹉绿荫下有鹧鸪鸟啼叫,往日的骏马经过的地方,父老哪里知道这又是一次重游。赏析:
全诗以“珠”“使君”“蛮夷”等关键词语作铺垫,突出送别的主旨。首联点明主题,“明珠”“使君”都是诗人对顾仲夫的赞誉之词。颔联写顾仲夫到任后所做贡献。“鲛人”即神话传说中的海神,这里借指广东的大海之神。“把臂”典出《列子·汤问》载:尧与许由同游于涂原之上,顾仲夫看见许由,便拱手而拜,向许由致敬,许由则回礼,但并不答话。这里用其意,暗寓顾仲夫对广东海洋神灵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颈联描绘广东的景色。“荔枝”是南方珍果,也是广州的重要特产之一,诗人在这里用它来写顾仲夫赴广州任职,暗示顾仲夫此行必将大有作为。“堆”,是堆积的意思,这里用以形容荔枝的鲜红,更显得色彩鲜明。“荔子堆红出坐席”,既写出荔枝的鲜红诱人,又写出荔枝的丰收,也表明顾仲夫赴任广东,必将大展宏图,造福百姓。尾联写顾仲夫离任之际的情事。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他对顾仲夫的依依不舍。“昔年”指的是顾仲夫当年离开朝廷时的情景,“父老”则是指那些送行的老百姓。《庄子·徐无鬼》记载:宋国有人养了一头驴,把它当作儿子一样对待,后来儿子却把他杀了。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比喻父子之间因利害关系而导致的嫌隙。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对顾仲夫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