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春来自绿波,空林人迹少经过。
夜寒石马嘶风雨,日落山精泣薜萝。
江左长城真自坏,邺中明月竟谁歌。
惟馀满地苌弘血,草色年深碧更多。
湖水春来自绿波,空林人迹少经过。
夜寒石马嘶风雨,日落山精泣薜萝。
江左长城真自坏,邺中明月竟谁歌。
惟馀满地苌弘血,草色年深碧更多。
解析:
- 湖水春来自绿波:“湖”指的是西湖,“湖水春来”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湖水泛起绿色波纹。
- 湖:代表特定的地点或自然景观。
- 春》:表示季节的变换,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
- 湖来》:描绘了春天时湖水的颜色和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空林人迹少经过:树林间行人稀少,显示出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氛围。
- 空:指空旷无人,强调了环境的静谧。
- 林》:通常指的是树木茂密的地方,这里形容为“空”则表达了一种荒凉或被遗忘的状态。
- 人迹少经过:说明此地人烟稀少,可能因为自然条件恶劣、道路难行等原因。
- 夜寒石马嘶风雨:夜晚寒冷,马匹因风雨嘶叫,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与不寻常。
- 夜寒》:描述的是天气和时间,夜晚的寒冷,给人一种时间已晚的感觉。
- 石马嘶风雨:将马匹与风雨结合,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 嘶风》:进一步描绘了风雨的声音,使得场景更加生动。
- 日落山精泣薜萝:太阳落下,山上的精灵因薜萝而哭泣,表现了一种哀婉的美。
- 日落山精泣薜萝:通过日落和山精的动作描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悲伤的气氛。
- 薜萝》:薜萝是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某种悲伤的情感或事物。
- 泣:表现出了山精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
- 江左长城真自坏,邺中明月竟谁歌:描述了历史的衰败与人物的失落。
- 江左长城》:指长江以北的古长城,象征历史上的辉煌与现在的破败。
- 真自坏:直接指出了历史的衰败,强调了现实的残酷。
- 邺中明月》:指邺城(今河北临漳县)的月亮,象征人物的寂寞与无奈。
- 竟谁歌: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及对当前无英雄可用的无奈。
- 惟馀满地苌弘血,草色年深碧更多:最后的两句诗以悲壮的情感结束,展示了一种苍凉的美。
- 唯余》:意味着只有这些,突出了前文所述的悲壮氛围。
- 满地苌弘血:苌弘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这里用来象征牺牲和奉献的精神。
- 草色年深碧更多:随着时间的流逝,草色变得更加浓绿,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顽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情感的抒发,不仅传达出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