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子孙谁尚贤,相人唐举得真传。
王侯蝼蚁知同尽,留取双瞳鉴碧天。
诗句释义
1 魏武子孙谁尚贤,相人唐举得真传: 这句话表达了对曹相(即曹操的后人)的赞誉。”魏武”通常指的是曹操,他的孙子或后代中,谁是真正贤能的人尚未可知。”相人”是指观察和识别人才的人或方法。”唐举”是古代的一个人物名字,这里用来指代一个擅长发现人才的相人。”得真传”意味着这种识别人才的方法是准确且有效的。
- 王侯蝼蚁知同尽,留取双瞳鉴碧天: 这句表达了对于统治者和普通人生命终结的平等观念。”王侯”指的是高位的统治者,”蝼蚁”则用来形容他们与普通民众一样,都将面临生命的终结。”双瞳”指的是人的双眼,常用来比喻人的灵魂或精神。”鉴碧天”意指用这双明亮的双眼去洞察和理解广阔的天空或世界。
译文
魏武帝的后代中谁会成为贤人?相人唐举找到了真正的人才。
王侯如同蝼蚁,终将一视同仁,留下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洞察天地。
注释
- 魏武子孙: 指曹操及其后代。
- 相人唐举: 古代相面之人的名字,此处用以象征善于识人的智者。
- 王侯蝼蚁: 比喻王侯与普通百姓地位悬殊,但最终都将归于尘土。
- 双瞳鉴碧天: 指以清澈明亮的双眼洞察世界,比喻有远见卓识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使是尊贵如王侯,最终也都会像蝼蚁一样结束生命;而那些被认为贤良的人,却能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洞察世界的真相。这既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是对智慧和洞察力的重视,鼓励人们要有远见卓识,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