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去云远,吾道日以微。
达士忘贱贫,佞人纷是非。
时态良弗古,乃致美事希。
末路欲忘言,屏迹避危机。
桐江有垂钓,首阳有采薇。
清风盖一世,舍此其安归?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赏析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诗篇内容

  1. 仲尼去云远:仲尼指的是孔子,他的思想或学说被认为已经远离了现实,变得遥不可及。“云远”表示距离遥远,难以触及。

  2. 吾道日以微:吾道指儒家之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似乎正在逐渐消失和减少。“日以微”说明这种变化是持续发生的,而非偶然。

  3. 达士忘贱贫:达士指那些有远见卓识的贤人,他们能够超越物质的贫困和社会地位,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忘贱贫”表明他们不将个人的贫困视为障碍,而是将其视为提升自我修养的机会。

  4. 佞人纷是非:佞人指的是那些擅长阿谀奉承、善于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纷是非”形容这些人在社会中制造混乱和纷争。

  5. 时态良弗古:时态指时代背景,这里指出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如科技发展、价值观变迁等。而“不古”则表达对过去的一种怀念或批判态度。

  6. 乃致美事希:美事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这里的“美事”可能是指社会的理想状态或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希”意味着稀少或难得。整句话表达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实现这些美好事物的困难增加,其可能性变得渺茫。

  7. 末路欲忘言:末路指的是人生旅途的终点或晚年时期。在这里,孔子表达了在生命的晚年,想要摒弃言语,即不再过多地讨论世事。这可能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8. 屏迹避危机:屏迹意为隐藏行踪,避免卷入纷争或危险之中。“屏迹避危机”反映了诗人或思想家在面对社会动荡或个人遭遇困境时,采取的一种谨慎行事的态度。

  9. 桐江有垂钓:桐江指桐庐江,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隐居或进行文学创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桐江垂钓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10. 首阳有采薇:首阳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黄陵县,是中国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等人的隐居之地。“采薇”指的是他们在山上采摘薇草,以示清贫自守。这句诗可能是诗人以伯夷、叔齐为榜样,表达自己虽处于乱世但仍保持高尚节操的决心。

  11. 清风盖一世:清风指清廉的风骨和品德,“盖世”表示超越世人。诗人用“清风盖一世”来形容自己具有高尚的品格,这种品格不仅在当时,即使在后世也能得到认可和赞誉。

  12. 舍此其安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暗示如果无法实现这些理想,那么最好的归宿就是放下一切,回到最初的简朴和宁静中。

关键词注释

  • 仲尼:孔子的字,他是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

  • 吾道:指我的主张或理念。

  • 达士:通达事理、见识广博的人。

  • 佞人:巧言令色、擅长谄媚的人。

  • 时态:时代背景;时间的状态或趋势。

  • 不古:指不符合古代标准或习俗。

  • 美事希:美好的事情很少或难以实现。

  • 末路:人生旅途的终点,晚年时期。

  • 屏迹:隐藏行踪,避免介入或卷入纷争。

  • 垂钓:一种传统的钓鱼方式,常用于修身养性。

  • 采薇:古代隐士采集薇草作为食物来源,象征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一生经历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中的“仲尼去云远”、“吾道日以微”、“达士忘贱贫”等诗句揭示了随着时间推移,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佞人纷是非”则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复杂和矛盾。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高洁品质与现实的污浊,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