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桃杏华,秋荣菊与杞。岂但物性殊?造化之所使。
人生类如斯,通塞固其理。苟识吾性诚,隐显良有以。
【注释】:
- 拟古五首:指模仿古人的作品。五首,即《拟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青青河畔草》、《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菱叶》、《冉冉孤生竹》。
- 春来桃杏:春天桃花杏花盛开。
- 秋荣菊与杞:秋天菊花和枸杞子都茂盛。
- 物性殊:万物的本性不同。
- 造化之所使:大自然的安排。
- 人生类如斯:人的生命也如此。
- 通塞固其理:生命有盛衰、通达和阻塞。
- 隐显良有以:隐晦或明显都有原因。
- 识吾性诚:认识自己的真诚之心。
- 隐显良有以:隐逸或显现,都有原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模仿古人作品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万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人以春天桃杏、秋日菊花和枸杞为例,描绘了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这些例子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它们,诗人强调了万物生长和消亡的自然规律。
诗人指出人类的生命也遵循这一规律,既有繁盛之时,也有衰退之时。这种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力。
诗人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他指出,无论生命处于何种状态,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并坚持自己的真实性,就可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这种观点强调了自我认知和真实面对生活的重要性。
诗人再次回到自然,强调了大自然的安排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他认为,无论是隐逸还是显露,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原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述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度理解和感悟。他通过自然规律的观察,认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通过自我认知和真实面对生活的态度,找到了应对生活中困境的方法;通过大自然的安排,明白了人生的起伏和转变。这些观点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