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涉险必曰川,何况航海决九渊?海虽无风浪或颠,银山雪屋相崩骞。
国家鸿庥上际天,漕海运粮今几年?波神水妃相后先,分护粮艘咸周全。
棹郎捩舵歌扣舷,南风趠帆到幽燕。万井白袅朝炊烟,青驹之年福更延。
上帝降监加矜怜,天子明圣宰相贤。明烛万里无私偏,春运已达北海壖。
天吴帖首海若眠,李郎夏运能勉旃。海波镜平粮在船,由郎心纯志确坚。
敬亭之山秀而妍,幼从贡公读陈编。志存功业永久传,悬知此行尤静便。
定膺上赏坐玳筵,金缣缥醪宠命宣。应从贡公见榻前,清光咫尺如霏烟。
贡公若问老郑虔,为言白头仍草玄。海宇清晏无戈鋋,咏歌太平老林泉,却寄贡公山木篇。

【注释】:

易于涉险必曰川,何况航海决九渊?海虽无风浪或颠,银山雪屋相崩骞。

国家鸿庥上际天,漕海运粮今几年?波神水妃相后先,分护粮艘咸周全。

棹郎捩舵歌扣舷,南风趠帆到幽燕。万井白袅朝炊烟,青驹之年福更延。

上帝降监加矜怜,天子明圣宰相贤。明烛万里无私偏,春运已达北海壖。

天吴帖首海若眠,李郎夏运能勉旃。海波镜平粮在船,由郎心纯志确坚。

敬亭之山秀而妍,幼从贡公读陈编。志存功业永久传,悬知此行尤静便。

定膺上赏坐玳筵,金缣缥醪宠命宣。应从贡公见榻前,清光咫尺如霏烟。

贡公若问老郑虔,为言白头仍草玄。海宇清晏无戈鋋,咏歌太平老林泉,却寄贡公山木篇。

【赏析】:

《送李运使海漕抵京》,是李白赠给友人的一首七绝。诗中赞美了李运使海漕抵京的英姿飒爽和豪壮气概,同时对李运使在漕运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表示同情,并祝愿他顺利完成任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感情饱满。

首联“易于涉险必曰川,况乃航海决九渊”,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李运使面对艰险的海上航行时的心态。诗人认为,无论是涉险还是航行,人们都会想到河流、海洋这样的地方。这是因为河流、海洋对于人类而言都是熟悉和亲切的。诗人用“川”、“九渊”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海上的艰难险阻,既生动形象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颔联“国家鸿庥上际天,漕海运粮今几年?”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李运使在漕运期间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深深忧虑。诗人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依赖于漕运这一重要的交通方式。然而,由于海上航行的危险和艰辛,使得漕运变得异常艰巨和复杂。诗人以“鸿庥”和“海运粮”等词语来强调国家对漕运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展现了李运使在漕运过程中的艰难困苦。

颈联“波神水妃相后先,分护粮艘咸周全。”诗人通过设问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李运使在漕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诗人认为,在漕运过程中,波神和水妃等神灵会相互协助,共同保护着粮船的安全。这些神灵的存在为漕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粮船能够顺利地完成运输任务。

尾联“棹郎捩舵歌扣舷,南风趠帆到幽燕。万井白袅朝炊烟,青驹之年福更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李运使漕运成功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船夫们巧妙地驾驭着船只,唱着歌曲来激励自己;以及南风助力帆船顺风前行的景象来表达对李运使成功完成的赞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向李运使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希望他能在这次任务完成后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好运。

整首诗通过对李运使漕运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和成功喜悦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李运使的美好祝愿和深厚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