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髯足恐迷阳棘,鬼肩藤舆振双膝。
前驱肥身儿短黑,非髯娇儿则已腊。
后从众丑服厮役,担携鬼脯作髯食。
鬼肌未必能肥腯,餔之空劳髯手擘。
彼瘦而巾褙长窄,无乃癯儒执髯役。
其馀丑状千百态,专为世人尸辟怪。
楚龚狞老非其类,请问何由识其概?
想龚目睛烁阴界,行尸走鬼非殊派。
民膏民脂饱死后,却供髯餐缩而瘦。
无由起龚问其候,有啸于梁妖莫售。
大明当天百禄辏,物不疵疠民长寿。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稚登的作品《钟馗部鬼图》。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对应:
老髯足恐迷阳棘,鬼肩藤舆振双膝。
译文:年长的胡须让人害怕,像荆棘一样难行,他用藤轿来行走。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个老翁的形象,年老体弱,步履艰难。”迷阳棘”指的是荆棘丛生的环境,形象地表达了老翁行走困难的情况。”鬼肩藤舆”则是一种交通工具,由藤制成,可以承受老翁的重量,但同时也暗示了其行动不便。前驱肥身儿短黑,非髯娇儿则已腊。
译文:前面有人穿着肥胖的衣服,黑色的头发,如果不是因为长着胡子的人,那一定是已经老了。
注释:这里的“肥身儿短黑”形容前方之人身形肥胖且发色较深,可能是年纪较大的人。”非髯娇儿则已腊”则是指如果不是因为长着胡子的人,那一定是已经老了。这里的”髯娇儿”指的是年轻人或者年轻貌美的人,而”腊”则是指年纪大的人。后从众丑服厮役,担携鬼脯作髯食。
译文:后面跟着一群长相丑陋的小人,他们穿着仆人的衣服,挑着鬼肉作为食物给老人吃。
注释:”众丑服厮役”形容跟随在后面的是一群长相丑陋的人,他们可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仆人或者是其他身份不明的人。”担携鬼脯”则是说这些人挑着鬼肉,鬼肉可能是他们的食物来源。”作髯食”则是指这些丑陋的人用鬼肉作为食物供给老人。鬼肌未必能肥腯,餔之空劳髯手擘。
译文:虽然鬼肉可能看起来肥壮,但是吃起来并不会让老人的身体变得强壮,反而只会浪费掉长者的力气去撕肉。
注释:”鬼肌”是指鬼肉的肌肉,”未必能肥腯”表示鬼肉可能并不会带来身体的健壮。”餔之”是吃的意思,”空劳髯手擘”则是说长者会因为撕开鬼肉而耗费大量的力气。彼瘦而巾褙长窄,无乃癯儒执髯役。
译文:他看起来很瘦,而且头巾很宽,这可能是因为他是个读书人,需要经常使用胡须来进行写作或是思考。
注释:”彼瘦”是指那个人看起来很瘦,”巾褙长窄”则是说他头上的头巾很长,并且很窄。”无乃癯儒”是说可能是个读书人。”执髯役”则是说使用胡须来进行写作或思考的工作。其馀丑状千百态,专为世人尸辟怪。
译文:除了以上描述的形态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丑陋形态,都是为了迎合世人的审美观念,让人们觉得奇怪。
注释:”其馀丑状”是除了以上的形态之外的其他的丑陋形态。”千百态”表示形态很多,数量很大。”尸辟怪”是指为了迎合世人的审美观念,让人们觉得奇怪的行为。楚龚狞老非其类,请问何由识其概?
译文:楚国的龚(gōng)是个非常严肃的老人,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我们无法知道他的来历和他的特点。
注释:”楚龚狞老”是指楚国的龚是个非常严肃的老人,而”非其类”则表示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请”是请求的意思。”何由识其概”则是在询问我们如何能够了解他的来历和他的特点。想龚目睛烁阴界,行尸走鬼非殊派。
译文:我想龚的眼神中闪烁着阴暗的光芒,他的行为举止就像是行走的尸体和鬼魂一样与众不同。
注释:”想龚目睛烁阴界”是指想象龚的眼神中闪烁着阴暗的光芒。”行尸走鬼”是指行为举止像行走的尸体和鬼魂一样。”非殊派”则是表示不是普通人的行列。民膏民脂饱死后,却供髯餐缩而瘦。
译文:百姓的油脂被榨干之后,剩下的只是长者的骨头,而这些长者的牙齿却因为咀嚼了这些东西而变得消瘦。
注释:”民膏民脂饱死后”是指百姓的油脂被榨干了,只剩下他们剩下的身体。”却供髯餐缩而瘦”则是说剩下的骨头和牙齿由于咀嚼了这些东西而变得消瘦。无由起龚问其候,有啸于梁妖莫售。
译文:无法理解为什么龚会有这样的变化,他在梁上发出呼啸的声音,但是却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意图。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对于龚变化的疑惑和不解。”无由起龚问其候”是说无法理解为什么龚会有这样的变化。”有啸于梁妖莫售”则是说他在梁上发出呼啸的声音,但是却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