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俗来山郭,携春到隔溪。
花香破禅寂,林樾受莺啼。
欲和观音偈,聊乘醉墨题。
闲云若留客,不肯为余西。

书梓山寺经堂

问俗来山郭,携春到隔溪。

花香破禅寂,林樾受莺啼。

欲和观音偈,聊乘醉墨题。

闲云若留客,不肯为余西。

注释:

  1. 问俗来山郭:询问世俗之人来到山边。
  2. 携春到隔溪:携带春天的气息来到了隔山。
  3. 花香破禅寂:花香打破了修行时的寂静。
  4. 林樾受莺啼:树林里的树荫受到黄莺的鸣叫声影响。
  5. 欲和观音偈:想要创作一首关于观音的颂诗。
  6. 聊乘醉墨题:用喝醉酒时挥洒的笔墨来作答。
  7. 闲云若留客:如果闲适的云朵愿意留下客人呢。
  8. 不肯为余西:不愿意为我向西而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在游览梓山寺经堂时创作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这次出游非常兴奋,充满了期待。他带着春天的气息来到寺庙,闻到了花香,感受到了禅意,还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声。他甚至想创作一篇关于观音的颂诗,用喝醉酒时挥洒的笔墨来回答。然而,最后一句“闲云若留客,不肯为余西”却表达了一种遗憾的情感。他似乎希望有闲适的云朵能够留下来陪伴他,但又担心这会给他带来不便。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