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微风散薄阴,玉笙吹客过华林。
山中宰相杳何许,日暮碧峰鸡犬音。
《游茅山五首》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十年别乡县,西云入皇州
- 诗意解读:诗人通过“十年别乡县”,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长期漂泊,而“西云入皇州”则描绘了他最终来到京城或皇城的情景,这里的皇州可能是指京城长安。
- 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
- 诗意解读:诗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国家的现状和未来,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旅游消遣。他的态度是务实的,不追求表面的娱乐,而是希望通过实地观察来获得深刻的认识。
- 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 诗意解读:这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九衢指的是城市中的九条主要街道,平若水暗示着这些街道宽广平坦,如同水流一样平静;利往无轻舟则意味着无论是商人还是官员,他们的行动都迅速且高效,没有多余的闲适和慢悠悠的船只。
- 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
- 诗意解读:诗人选择向北回归最初的路线,向东返回故土,这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这也暗示了他的归隐之心,或许他渴望结束仕途上的奔波,回到宁静的田园生活。
- 春山多秀木,碧涧尽清流
- 诗意解读:春天的山峦中生长着茂密的树木,清澈的溪流贯穿其中,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秀木和清流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 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
- 诗意解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的追求。子桑扈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某个道家学派的象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他在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希望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安宁。
- 世业传儒行,行成非不荣
- 诗意解读:诗人强调了自己从事的事业和追求的儒家道德标准。他的这种行为和追求并不只是为了个人的荣耀,更是因为他相信这样的行为能够带来社会的利益和繁荣。这种对社会责任和伦理的重视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游茅山五首》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五首诗的解读,可以看到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些诗句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唐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