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洒墨江东驿,笔力犹能挽怒涛。
飞骑将军朝出猎,打门县吏夜催徭。
天高路远心如水,夜永愁多独过桥。
却忆玉堂诸学士,凤池东畔佩声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大同驿》。全诗如下:
注释:
- 题诗洒墨江东驿:在江东驿题写诗。江东驿,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北。
- 笔力犹能挽怒涛:指文思敏捷,笔下有力,能写出气势磅礴的作品。
- 飞骑将军朝出猎:骑着快马的将军早晨出去打猎。
- 打门县吏夜催徭:晚上敲着门催收租税的县官。
- 天高路远心如水:形容心境遥远、深沉。
- 夜永愁多独过桥:夜晚长,忧愁太多,独自过桥。
- 却忆玉堂诸学士:回忆在翰林院与玉堂学士们共事的日子。玉堂,古代翰林院的别称。
- 凤池东畔佩声遥:凤凰池(即翰林院),在东宫旁。佩声,指佩刀的声音。
译文:
在江东驿站上挥洒墨汁,我的文笔依旧能像拉满弓弦般强劲有力。
骑马的将军早上去打猎,晚上敲着门催收租税的县官来催我。
虽然天很高道路很遥远,但我的心思如同清冷的流水一样平静,独自过桥。
然而又回忆起当年在玉堂和众多学士共事的日子,那时佩刀的声音远远地传来。
赏析:
《大同驿》是杜甫晚年漂泊在外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写自己在驿站上挥洒笔墨的情景,以及与其他人物的交往,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首句“题诗洒墨江东驿”,表达了他在江东驿站上挥洒笔墨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才情。第二句“笔力犹能挽怒涛”,则进一步表现了他的文采飞扬,即使面对汹涌澎湃的情感也能驾驭自如。
第三句“飞骑将军朝出猎”,描绘了骑马的将军早晨去打猎的场景,展示了他的豪迈和不羁。第四句“打门县吏夜催徭”,则反映了他在晚上被催收租税的县吏敲着门的情景,体现了他生活的艰辛。
最后两句“天高路远心如水,夜永愁多独过桥”和“却忆玉堂诸学士,凤池东畔佩声遥”,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描述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他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仍然保持着一份宁静和淡然,同时也回忆起了在翰林院与众多学士共事的日子,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