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余未识茅君面,喜得茅山道士书。
灯外雨声那厌听,风前石发岂堪梳。
碧窗云气寒生楮,清室丹珠夜绕厨。
梦到层台夜披卷,桂林风动月疏疏。
酬张伯雨的《茅山志》恨我未能见到茅君,却收到茅山道士的书。
灯外的雨声让人厌恶聆听,风前的石头怎能梳理?
碧窗中的云气寒冷生起,清室中红珍珠夜晚绕厨。
梦到层台上夜披卷轴,桂林风动月儿疏疏落落。
恨余未识茅君面,喜得茅山道士书。
灯外雨声那厌听,风前石发岂堪梳。
碧窗云气寒生楮,清室丹珠夜绕厨。
梦到层台夜披卷,桂林风动月疏疏。
酬张伯雨的《茅山志》恨我未能见到茅君,却收到茅山道士的书。
灯外的雨声让人厌恶聆听,风前的石头怎能梳理?
碧窗中的云气寒冷生起,清室中红珍珠夜晚绕厨。
梦到层台上夜披卷轴,桂林风动月儿疏疏落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鼎湖哀 —— “鼎湖”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这里代指帝王。“哀”表示哀悼之意。 荆门一日雷电飞,平地竖起天王旗。 —— 荆门一日,意味着事情发生得突然而迅速。雷电飞,形容雷声隆隆,电闪不断,天气异常。平地竖起天王旗,指的是叛军在一天之内就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如同天兵天将一般不可一世。 翠华摇摇照江汉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寒梅零落春雪洒 注释:寒梅(即早梅,耐寒的梅花)凋谢,春天的雪花飘洒而下。 赏析:此句描绘了冬末春初,寒梅已经凋零,而春雪却纷纷扬扬地落下,形成了一幅寒冷却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第2句:萧娘腰瘦无一把 注释:萧娘(指美女),形容她的身材纤细,如同一把未张开的扇子。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一个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女子形象,让人感受到她的优雅和美丽。
《杨妃病齿图》这首诗由元代文学家萨都剌所作,描绘了唐代杨贵妃的病态之美及其背后蕴含的深沉哀愁。诗中不仅展现了杨贵妃的美貌与病态,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无常人生的哀叹。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解读: - 沉香亭北春昼长,海棠睡起扶残妆 在沉香亭的北面,春天的午后格外漫长,当海棠花睡醒后,她缓缓地整理着自己的妆容。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日场景
【注释】 过鲁港驿和贯酸斋题壁:在鲁港驿题壁作诗,赠给贯酸斋。 吴姬:指女子。水调新腔:即“水调歌”,是一种古代音乐。 马上郎君:指骑士的夫婿。 玉郎:指有名望的人。一去春草深:指丈夫远行,妻子在家寂寞。谩有:空有。狂名:盛名,大名气。江海:泛指四方之地。 歌诗:唱歌,写诗。呼酒:呼唤饮酒。江上亭:指江边亭子。墨花飞雨:用笔如飞,点染出花木枝叶。江不晴,即江水不晴,指江上风雨。 东南西北征
过嘉兴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 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 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 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 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注释】 三山:指福建福州市附近的三个岛屿,即鼓山、乌石山和流芳山。云海:形容云雾弥漫的天空,这里指海上的波浪。十幅蒲帆:十张布篷船。烟水:水面上的雾气。吴中:泛指江南一带。过客
江南乐 江南乐,春水红桥满城郭。 出门不用金马络,门前画船如画阁。 绿纱虚窗春雾薄,隔窗蛾眉秋水活,翡翠冠高罗袖阔。 楚舞吴歌劝郎酌,紫竹瑶丝相间作。 船头柳花如雪落,船尾彩旗风绰绰。 秉烛夜游随处泊,人生无如江南乐。 译文: 江南乐,春天的江南充满了欢乐, 出门时不必用华丽的马笼头,因为门前有美丽的船只。 绿色的纱窗透出春天的雾气,隔窗看到的美丽女子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澈, 戴着翡翠冠
诗句:歌风台前河水黄,歌风台前春草碧。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翻译:歌风台下的黄河河水呈现出黄色,而台上的春天的草木则是碧绿的颜色。黄河的水日夜不停地流淌,而草地上的春草每年都会呈现春天的色彩。 注释: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世界著名大河之一,源自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等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两岸的景色非常美,河水和草地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注释: 岁云暮矣,子将焉行。 译文:时光已经走到了尽头,你将要到哪里去? 江南木落天雨霜,娟娟美人淮水傍。 译文:江南的树木已经凋零,天空中降下了秋霜,美丽的女子在淮水的旁边。 淮水不回头,行人上小舟。 译文:淮水不会回头,行人要登上小舟。 赏析: 《淮南王少年游》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问答的方式展开,通过描绘江南秋景和人物动作来表达主题情感,展现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意境
注释: 如梦曲哀燕将军其五:这是一首描写将军出征的诗,名为“如梦曲哀燕将军”的第五篇。 平村曲,春水绿:在春天的村庄里,有一首曲子叫做《平村曲》,河水清澈碧绿。 将军猎回曾此宿:将军归来时,曾在这个村庄里住宿过。 将军一去成荒邱:将军离开后,这里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地方。 依旧平村春水流:虽然已经变得荒芜,但是春天的河水依然在流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军出征前后的变化
注释:在台上唱着悲壮的歌声,感叹自己已经离去,但断碑上却生满了莓苔。 赏析:诗人登上了歌风台,唱出了心中的哀怨之情,感叹自己已经离开,但却留下了一个令人惋惜的形象。而那块断碑上的莓苔,则像是在诉说着他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失落感
答茅山道士见寄 道人自有爱山癖,蜡屐平生几两穿。 七窍冷云秋喷竹,一琴明月夜调弦。 山中紫府茅君宅,肘后丹方许史传。 短褐拟寻黄犊出,长镵斸雪早春前。 注释: 1. 道人自有爱山癖:道士们天生就喜欢山。 2. 蜡屐平生几两穿:形容道人经常穿行于山林之间,用草制的鞋行走于石缝之间,鞋子早已被踏破了。 3. 七窍冷云秋喷竹:指秋天时,竹子发出阵阵清凉的气息,仿佛是七窍通了凉气。 4. 一琴明月夜调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大同驿》。全诗如下: 注释: 1. 题诗洒墨江东驿:在江东驿题写诗。江东驿,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北。 2. 笔力犹能挽怒涛:指文思敏捷,笔下有力,能写出气势磅礴的作品。 3. 飞骑将军朝出猎:骑着快马的将军早晨出去打猎。 4. 打门县吏夜催徭:晚上敲着门催收租税的县官。 5. 天高路远心如水:形容心境遥远、深沉。 6. 夜永愁多独过桥:夜晚长,忧愁太多,独自过桥。
寄湖南张子寿以西台御史拜前职素有退志故举兼善劝之 初拂绣衣来日下,又持宪节驻湖边。铁冠晴雪照荆国,羽扇清风扫瘴烟。客馆如闻鹧鸪语,乡程好买洞庭船。 译文: 我初时身穿华美的官服而来,后来手持宪节驻扎在湖边。 注释: - 初拂绣衣:身着华美的官服,初时穿着。 - 又持宪节:手持宪书,即掌管法令的官员之权杖或令牌。 - 铁冠晴雪:戴着铁制高冠,头顶阳光照耀下的雪花。 - 荆国:古代楚国的别称
奎章阁观进皇朝经世大典 在奎章阁观赏朝廷的经世大事, 文章是天子统治国家的大业, 国家大事由馆阁词臣每天进行纂修。 方丈奎光悬秘阁,九重春色满龙楼。 方丈之室悬挂着奎星的光芒, 皇帝的居所满是春天的景色。 门开玉钥芸香动,帘卷金钩砚影浮。 宫门打开发出清脆的声音, 书房里闻到了书香的气息。 帘子卷起,笔架下垂,砚台的影子在水面上浮动。 圣览日长万机暇,墨花流出凤池头。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九重春色金银阙,冠带将军尽羽林。 上苑春莺随柳啭,西宫午漏隔花深。 天开阊阖收金锁,帘卷奎光听玉音。 白发儒臣卖词赋,《长门》应费万黄金。 译文: 在皇宫的春日里,我看到九重宫殿的金色装饰映衬着灿烂的春光,将军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如同凤凰展翅般威武。 上苑里的春莺欢快地鸣叫着,随着柳枝的摆动而唱出美妙的歌声,而西宫的午门则被深深的花影遮挡,显得格外幽静。 天门缓缓开启
京城春夜 柳色无端染翠裙,官街车马去纷纷。莺花御苑春多少,漏箭宫壶夜几分。 金缕悠扬燕市月,玉箫缭绕凤楼云。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余音客枕闻。 注释: 1. 无端:随意,无心 2. 翠裙:绿色的裙摆,形容柳条绿意盎然的样子 3. 官街车马:皇宫的街道上,马车和行人来来往往 4. 莺花御苑:指皇家园林,这里春天景色美好 5. 漏箭宫壶:古代计时器,此处用其象征夜晚的到来 6. 金缕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