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三日风雨急,古铜夜光飞霹雳。
是知神物出人间,犹带吴宫土花碧。
玉桥素练悬银河,支机女儿飞凤梭。
虾须风软乱纤影,春水日晴生潮波。
破窗冷砚留不得,零落江南酒家客。
狂歌索酒仰面歇,误击红筹唾壶裂。
何人进入蓬莱宫,银屏碧幕珠帘重。
此生补阙亦何用,玉龙泻水流芙蓉。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补阙”这一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政治腐败,奸佞当道的不满和忧愤。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中间三、四句为过渡,由写景转入抒情,最后两句点出“补阙”,收束全篇。

“钱塘三日风雨急”,首句就点明地点,说明天气恶劣。“三日”,“风雨”,表明时间之长,天气之紧,风雨如磐,天地昏暗。这一句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

“古铜夜光飞霹雳”,第二句写风雨过后所见的景象。“霹雳”,指电闪雷鸣。这里既点出了风雨之大,又写出了雷电交加的紧张气氛。

“是知神物出人间,犹带吴宫土花碧。”第三句承接上句,指出这种“神物”非同一般。这里的“吴宫”,即吴地的宫殿,也暗指南唐的金陵。“土花碧”,用《晋书·顾恺之传》中典故,说恺之曾向王献之索要画扇,献之不给他。恺之于是自己画了一扇送给他,上面画着“庐山烟雨图”。献之看后问:“此有何意?”恺之回答说:“以君爱壑,故便益之以烟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表示自己对于“神物”的喜爱之情。“犹带吴宫土花碧”是说这种“神物”就像吴宫里出土的玉器一样,虽然经过风雨的洗礼,却依旧保持着它的本色,没有受到丝毫破坏。这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虚实结合,使诗句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第四句“玉桥素练悬银河,支机女儿飞凤梭。”是承第三句而来。“玉桥”、“素练”、“银河”都是形容女子的服饰华贵艳丽。“支机女儿”是指织女。这两句是说:在这样美丽的夜晚,织女们正忙碌地织着精美的丝织品,她们的手艺高超熟练,就像飞凤那样矫健有力,好像天河上的彩虹悬挂在空中。诗人用“支机女儿”比喻织女的勤快,而“飞凤”比喻她们技艺的高超。

第五句“虾须风软乱纤影,春水日晴生潮波。”是从织女们的活动写到织机的声响。“虾须”是细丝的意思。“纤影”,指织出的丝线细长的影子。“虾须风软”既形容风儿轻拂,又暗示丝线细腻柔韧,织工们正在辛勤地工作着。而“日晴”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春水”是说织机的声音清脆悦耳,像春天江面上荡漾的波浪。

第六句“破窗冷砚留不得,零落江南酒家客。”是从织机的声响转到织工的生活。“破窗”指的是织机被风吹坏。“冷砚”是说织工们因为劳累,连冷砚都握不住。“零落”是说织工们生活艰辛。这一句写织工们的艰苦处境。

第七句“狂歌索酒仰面歇,误击红筹唾壶裂。”是从织工们的生活转到他们的情绪表现。诗人想象织工们因劳累过度而放声高歌,喝酒解乏。“仰面歇”指仰天大笑或大声歌唱。而“误击红筹唾壶裂”则是说织工们喝得酩酊大醉,竟打翻了酒壶。这一句描写了织工们欢乐的心情,与前几句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八句“何人进入蓬莱宫,银屏碧幕珠帘重。”是诗人想象中的仙境,也是诗人的寄托。“蓬莱”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代指理想的境地。“银屏”、“碧幕”、“珠帘”都是神仙所用之物,用以形容仙境的华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第九句“此生补阙亦何用,玉龙泻水流芙蓉。”是全诗的结尾,也是诗人的总结。“补阙”是指唐朝的一种官职,诗人在这里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抱负。“玉龙泻水流芙蓉”是说如果能够像玉龙一样勇往直前,像芙蓉一样纯洁高雅,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的前进步伐了。这一句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又是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表白。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景物本身,而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全诗从“补阙”这一典故入手,然后通过对风雨、雷电、织机、织女等景物的描写,引出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诗人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赏析】

《补阙歌》,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借景抒怀,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不满以及个人遭遇的悲凉。

首联“钱塘三日风雨急,古铜夜光飞霹雳。”开篇即点明地点,说明天气恶劣。“三日”“风雨”,表明时间之长、天气之紧;“风雨如磐,天地昏暗”,渲染了风雨交加时的压抑气氛。这既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颔联“是知神物出人间,犹带吴宫土花碧。”“神物”指古代传说中能通天彻地变化无穷的神奇之物,此处用来比喻那些才德超群的人。“吴宫”,指东吴的宫殿,即南京的宫殿。“土花碧”,用《晋书·顾恺之传》中典故,说顾恺之曾向王献之索要画扇,献之不给他。恺之于是自己画了一扇送给他,上面画着“庐山烟雨图”。献之看后问:“此有何意?”恺之回答说:“以君爱壑,故便益之以烟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表示自己对于“神物”的喜爱之情。“犹带吴宫土花碧”,既实写其貌,又虚写其才。

颈联“玉桥素练悬银河,支机女儿飞凤梭。”写织女的活动及其所织的丝帛。“玉桥”、“素练”、“银河”都是形容女子的服饰华贵艳丽。“支机女儿”是织女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这样的夜晚,织女们正忙碌地织着精美的丝织品,她们的手艺高超熟练,就像飞凤那样矫健有力,好像天河上的彩虹悬挂在空中。诗人用“支机女儿”来比喻织女们勤劳朴实的性格。“飞凤”则用来形容她们技艺的高超。

尾联“虾须风软乱纤影,春水日晴生潮波。”“虾须”、“纤影”都是形容丝线细长的样子。“春水日晴”,指春天来临之时,天气晴朗温暖。“日晴”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春水”是说织机的声音清脆悦耳,像春天江面上荡漾的波浪。“浪淘沙令·忆汉浦别离”云:“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虾须风软乱纤影”,就是写春风拂动的细丝随风飘摇的景象。

末联“破窗冷砚留不得,零落江南酒家客。”是写织工们的艰苦处境。“破窗”、“冷砚”都是形容织机被风吹坏、织工们生活艰辛的情景。“零落”,指织女们生活艰辛。这一句写织工们的艰苦处境。“零落”不仅指生活的艰辛,而且暗示着他们的孤独无依。

尾联“狂歌索酒仰面歇,误击红筹唾壶裂。”写织工们因劳累过度而放声高歌,喝酒解乏。“仰面歇”指仰天大笑或大声歌唱。而“误击红筹唾壶裂”则是说织工们喝得酩酊大醉,竟打翻了酒壶。这一句描写了织工们欢乐的心情,与前几句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最后一句“何人进入蓬莱宫,银屏碧幕珠帘重。”是诗人想象中的仙境,也是诗人的寄托。“蓬莱”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代指理想的境地。“银屏”、“碧幕”、“珠帘”,都是神仙所用之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咏物起兴,托物寄怀。开头四句先点明题旨,再由物见人,进而发议论,点明主旨。诗人把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巧妙结合,借古喻今,寓情于景。全诗意境开阔雄浑,气势奔放豪迈。语言清丽自然,音节顿挫和谐而又铿锵有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