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清,河水黄,出山偶尔同异乡。
排空卷雪势莫当,随风逐浪庸何伤。
东流入海殊不恶,万里同行有清浊。

【注释】

淮水清:指淮河之水清澈,河水黄:指黄河之水浑浊。出山偶尔同异乡:指长江和黄河有时在淮河汇合。排空:指波涛滚滚。卷:波浪翻涌。雪:比喻波浪。势莫当:形容水流汹涌澎湃。庸何伤:怎么值得伤悲?随:顺从。浪:波浪。东流入海殊不恶:指长江最终注入东海,与大海融为一体。殊:甚、很。行:行走。有清浊:有清有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过淮时所作。诗中写淮河的清浊、黄河的黄浊,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感慨。

淮河流经河南、安徽等省,沿途经过淮阴、盱眙等地,流至洪泽湖入洪泽河再入黄河,最后注入渤海。淮河的水系发源于桐柏山脉,自西向东蜿蜒曲折,流域内地形复杂,既有平原又有山地、丘陵,还有湖泊、沼泽和河谷等多种地貌,因此,淮河的水色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淮河流经的地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年降雨日数多于江南地区,但平均气温低于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多伏旱,雨热同期;秋季晴好,天气凉爽。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淮河流域水文特点:雨季较短,干期较长。淮河流域上游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支流少,水量不大,中下游地势低洼平坦,支流较多。由于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加之人口稠密及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河道经常淤塞,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等省区后进入宁夏,再经内蒙古、甘肃等地,到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接纳乌加勒河、大通河和乌加勒格河后始称黄河。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黄河的特点是含沙量大,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黄河上中游大部分为土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床宽浅,加上人为因素使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逐年升高,形成了地上河。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者以简洁的笔法描绘出了淮河和黄河的景色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