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滩乱石如叠齿,前后行船如附蚁。逆湍冲激若登天,性命斯须薄如纸。
篙者倒挂牵者劳,攀崖仆石如猿猱。十步欲进九步落,后滩未上前滩遭。
上滩之难难于上绝壁,虽有孟贲难致力。滩名况复呼黯淡,过客攒眉增叹息。
下滩之舟如箭飞,左旋右折若破围。欢呼踏浪棹歌去,晴雪洒面风吹衣。
飞流宛转乱石隘,奔走千峰如马快。贾客思家一夕还,传语滩神明日赛。
下滩之易易如盘走珠,瞬目何可停斯须。长风破浪快人意,朝可走越暮可吴。
乃知逆顺有如此,逆者悲愁顺者喜。请君听我《黯淡歌》,顺则流行逆须止。
顺者不必喜,逆者不必愁。人间逆顺俱偶尔,且得山水从遨游。

【注释】

黯淡滩:地名。在今湖北省黄梅县东,长江南岸。

长滩:长河中多礁石的河段。

逆湍(tuán):水流湍急。

孟贲:古代传说中力士,能徒手举起重物。

上绝壁:攀越陡峭的山崖。

孟贲难致力:孟贲虽力大,但难以攀越峭壁。

黯淡滩名:黯淡滩的名字。“黯淡”指江水昏暗。

过客:过往的旅客。

下滩之舟如箭飞:形容船行迅速。下滩指江流平缓之处。

贾客:商人。贾者通假借义,泛指商人。

走珠:比喻滚动的珍珠。盘走珠,形容船只快速行驶。

朝可走越暮可吴:早晨可以到达浙江绍兴,晚上可以到达吴地扬州,形容旅途遥远。

逆顺有如此,逆者悲愁顺者喜:事情的发展总是有这样的道理,逆来顺受是一种悲哀和忧愁,而积极进取则是一种喜悦和满足。

人间逆顺俱偶尔:人生的道路是充满变数的,顺境与逆境都是偶然发生的。

且得山水从遨游:暂且享受山水之美。遨游,指畅游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104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在贬官黄州时所作。诗人以自己的坎坷经历为背景,以黯淡滩的景色作比兴,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写黯淡滩上的险恶景象,后四句写自己在此中的心境感受。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长滩乱石如叠齿,前后行船如附蚁。逆湍冲激若登天,性命斯须薄如纸。”描绘了黯淡滩的险峻形势。这里以石头的排列形象地写出了长滩的特点,将滩上巨石堆积如山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形象。同时,用“前”“后”二字,写出了船只在滩上的艰难处境。“逆湍冲激若登天”一句,既写出了水流湍急的惊险情景,又写出了行船人的艰辛与危险。最后一句,更是将生命比作一张薄纸,形象地写出了行船人面对险滩时的无奈与恐惧。

颔联“篙者倒挂牵者劳,攀崖仆石如猿猱。十步欲进九步落,后滩未上前滩遭。”进一步描写了黯淡滩上行船的艰难困苦。这里的“倒挂”、“牵者”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船夫们艰难的处境。他们不仅要忍受身体的劳累,还要承受精神的压力。而当行进受阻时,他们往往需要停下来等待时机。这一联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船夫们的同情与敬意。

颈联“上滩之难难于上绝壁,虽有孟贲难致力。滩名况复呼黯淡,过客攒眉增叹息。”进一步描述了上滩的艰险与困难。这里,作者用孟贲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上滩时的危险与困难。而“滩名况复呼黯淡”,更是直接点明了黯淡滩的名称,同时也暗示了其险恶的特点。尾联“下滩之舟如箭飞,左旋右折若破围。欢呼踏浪棹歌去,晴雪洒面风吹衣。”则是对下滩的描绘。这里,作者用“如箭飞”、“左旋右折”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船行下滩的速度与灵活性。而“欢呼踏浪棹歌去”,“晴雪洒面风吹衣”等句子,则是对下滩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尾联“飞流宛转乱石隘,奔走千峰如马快。贾客思家一夕还,传语滩神明日赛。”则进一步描绘了黯淡滩的景色与氛围。这里的“宛转”、“如马快”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的曲折多变与速度之快。而“贾客思家一夕还”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传语滩神明日赛”则表明作者希望在晴朗的日子里欣赏黯淡滩的美丽景色。

整首诗以黯淡滩为背景,通过描绘其险恶的景象与自身的经历,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考。他不仅关注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注重内心的体验与感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