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绡卷袖摇剑声,摩挲睡眼窥秋菱。
阳台梦断不知处,一片乌云愁欲倾。
一钩新月掀云起,月渐低流麻草地。
玉纤盘转戏龙形,宝钗压定飞鸦翅。
撩春拨晓夸自然,黄金双燕珍珠蝉。
白头老妪低低笑,不觉婆婆二八年。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女子梳妆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貌和优雅。
第一句“红绡卷袖摇剑声,摩挲睡眼窥秋菱”,描述了女子正在用红色的绡布轻轻擦拭自己的袖子,同时用手去摩挲自己的眼睛,似乎在观察远处的秋菱。这里的“秋菱”可能是指水中的菱叶或者是其他有光泽的东西。
第二句“阳台梦断不知处,一片乌云愁欲倾”,描绘了女子的梦境突然中断,她不知道梦到了什么,只感到一片乌云压在她的心头,使她感到忧愁。这里可能暗示了女子内心的不安或者对某种事物的忧虑。
第三句“一钩新月掀云起,月渐低流麻草地”,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月亮从天空中升起,掀起了云层,然后慢慢降低,流落到草地上。这里的“新月”可能是指初升的月光,而“流麻草地”可能是指月光洒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第四句“玉纤盘转戏龙形,宝钗压定飞鸦翅”,描述了女子正在玩一个游戏,她的手指如同玉般光滑,轻轻地旋转着,仿佛在戏弄一条龙;她的手也如同宝钗一样,紧紧地压着一只飞燕的翅膀。这里可能暗示了女子的手指细腻且有力。
第五句“撩春拨晓夸自然,黄金双燕珍珠蝉”,描绘了女子在早晨开始工作或活动时,展示出自己的魅力,就像春天的燕子和蝉一样自然。这里可能暗示了女子的活力和自然。
第六句“白头老妪低低笑,不觉婆婆二八年”,描述了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在微笑,她的笑容让年轻的女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里可能暗示了年龄差距带来的情感共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美丽、智慧和魅力。同时,诗人也巧妙地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女性美的不同角度的欣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