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记将军亡国时,江东父老鬓如丝。
古今天堑几千里、南北楼船百万师。
中国一飞传檄箭,南朝谩有渡江碑。
太平到处山如画,暖日晴风扬酒旗。
翻译版本:
在采石矶上,没有人记得将军曾经失去国家的情景。江东的父老们,他们的鬓发已经斑白如丝。古时的今天堑地区,有数千里的河流和楼船部队,南北都有军队。中国的军队一飞冲天,传令箭如同长虹贯日,南朝却只有渡江的纪念碑。太平盛世到处都如画般美丽,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酒旗飘扬。
注释:
-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因采石山上的岩石形似巨剑而得名。
- 江东父老:泛指长江以南地区的人民,特别是指吴地(今江苏省苏州、无锡等地)一带的百姓。
- 天堑:古代指长江三峡,是天然的防御工事,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
- 南朝:指中国的南朝时期,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时间约公元420年至589年。
- 渡江碑:指南朝的北伐战争期间,南朝军队渡过长江,在江北建立临时政权的历史事件。
- 太平:这里指的是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时期。
- 山如画:形容风景如画,景色秀美。
- 暖日晴风: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风,形容天气宜人。
- 扬酒旗:指酒馆里悬挂着酒旗,意味着人们欢聚一堂,享受饮酒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采石矶上的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和平时期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江东父老的回忆,展示了一个曾经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时代;而如今却迎来了和平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江山如画。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战争的哀叹,以及对当前太平盛世的赞美。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色描写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富有审美意义,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