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峰高月华碧,自古人间风雨隔。飘然欲探蟾窟游,万里阴霾妒良夕。
玄云忽开黄道明,顾兔涵秋抱冰魄。嫦娥偷药长少年,桂子芗霏羽衣湿。
飞仙挟我凌太清,万丈寒光湛虚白。美人不来空夜凉,《白纻》歌阑露花积。
【注】
①八月十五:指中秋节。
②天柱峰、月华碧:山名,天柱山,在今安徽境内。
③蟾窟:月亮的窟窿。
④阴霾(mái):云层密布的天空。
⑤玄云忽开黄道明:忽然天边露出一片晴空,太阳也出来了。
⑥顾兔:月亮。
⑦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
⑧《白纻》:一种古代的乐曲。
⑨羽衣:仙女的衣服。
⑩太清;天空的上部。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八月十五中秋夜观月有感而作。前八句写景,后两联抒情,全诗意境开阔,气象恢宏。
首句“天柱峰高月华碧”描写的是一幅天柱山秋夜的画卷,山峰高峻,月光如洗。次句“自古人间风雨隔”,则点明时间是在中秋之夜,由于风大雷猛,雨打云头,以致明月被遮,人们只能隔着风雨仰望皎洁的明月。第三句,“欲探蟾窟游”,诗人想象自己像嫦娥一样偷偷地从月宫中出来,想要游览这个神秘的世界。第四句,“万里阴霾妒良夕”,诗人又想到阴霾笼罩的大地,嫉妒这美好的良辰美景。五到七句,诗人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月宫中的神奇与美丽:“玄云忽开黄道明,顾兔涵秋抱冰魄”,“嫦娥偷药长少年”,以及桂子飘香等奇妙的景色。最后两句,“飞仙挟我凌太清”,“美人不来空夜凉”,则是诗人对这种美好境界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中秋赏月之事,但所表达的感情却是复杂微妙而丰富的。既有因中秋佳节而生出的思乡之愁与怀远之恨,又有对月中仙境的无限向往和憧憬;既有对人间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又有对人间苦难生活的同情与关注;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无奈,又有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这些感情的抒发,都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