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香飞入乌孙国,逾白龙堆行绝域。
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壁。
灵壁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
神飙吹影高撩秋,提云欲补中原月。
穹庐作室墙以旃,佩环魂托胡歌传。
当时双泪洒成血,血成碧色苔花坚。
青冢相望去不归,归时定化黄鹄飞。
千年恨隔毡城梦,汉使者过空沾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边塞诗,全诗以灵壁为背景,描写了作者在边疆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边疆人民的深深同情。

第一句“汉香飞入乌孙国”,描述了汉朝的香气飘进了乌孙国,暗示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联系。

第二句“逾白龙堆行绝域”,描绘了越过白龙堆这一险峻的地方,进入了西域的极地。

第三句“万里穷愁天一方”,表达了作者在边疆的孤独和忧虑,感到天地之大而自己的渺小。

第四句“曾驻鸣镳倚灵壁”,描绘了作者曾经停下马来倚靠着灵壁的情景,灵壁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自然景观。

第五句“石痕不烂胭脂节”,描绘了石头上的痕迹如同胭脂般鲜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依然存在。

第六句“神飙吹影高撩秋”,描绘了风吹动着影子,给人一种高远、空旷的感觉。

第七句“提云欲补中原月”,描绘了天空中云彩仿佛要填补中原上空的缺角。

第八句“穹庐作室墙以旃”,描绘了毡帐作为房屋,用毡子作为墙壁的场景。

第九句“佩环魂托胡歌传”,描绘了佩戴着玉佩的人的灵魂寄托在胡歌之中。

第十句“当时双泪洒成血,血成碧色苔花坚”,描绘了作者当时流下的泪水变成了血,这些血滴在青苔之上凝固成了坚硬的苔花。

第十一句“青冢相望去不归,归时定化黄鹄飞”,描绘了望着青冢的主人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回家,但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

第十二句“千年恨隔毡城梦,汉使者过空沾衣”,描绘了主人公对历史的遗憾和对过去的回忆,汉使者经过时,他的衣物沾满了尘土,象征着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这首诗以灵壁上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疆图景。作者通过对边疆的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边疆人民深深的同情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朝边塞诗的特色,即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色和人物,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