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泉乔木出氛埃,闻道平章手自栽。
一巷绿衣人不见,依依如待相公来。

【注释】

廉泉:即廉颇墓。平章:指宰相。手自栽:亲手种。绿衣人:指守墓的人。相公:对宰相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因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以景写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富有韵味。

诗的第一句“廉泉乔木出氛埃”。意思是说廉颇墓前有参天古树,它生长在纷扰尘世之外。“廉泉”指的是廉颇墓的泉水,“乔木”是指高大的树木。廉颇墓位于邯郸(今属河北),这里用“廉泉”,点明作者的籍贯和当时所在的位置。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名将,他因曾为赵惠文王所轻视而怀恨,遂于秦昭王面前诬陷赵王,使秦国得以进攻赵国,最后在长平之战中败于赵括之手,赵军大败。廉颇被免职回乡,后死于家中。他的墓地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廉颇墓旁有一棵参天大树,这是诗人眼中的一幅画面。“出氛埃”三字表明诗人对廉颇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现了他的一种理想境界。

诗的第二句“闻道平章手自栽”。意思是说传说当年平章政事亲自种植了这棵大树。唐代后期,平章事成为宰相的专称。平章政事就是宰相的别称,相当于宰相的头衔或职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廉、正直的人格追求。

诗的第三句“一巷绿衣人不见”。意思是说只见到巷子里穿着绿衣的人。这里的“绿衣”是指守墓的人,他们身着绿衣,默默守着廉颇墓,代代相传,不曾离去。

最后一句“依依如待相公来”。“相公”是对人的尊称,此处指廉颇墓前的守墓人,他们盼望着“相公”的到来。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守墓人比作等待主人归来的儿女,生动地刻画出守墓人的忠心耿耿。

整首诗以廉颇墓前那棵参天大树起兴,通过描绘其周围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清廉正直人格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绿衣人”“待相公”等词语,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