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听琴月明中,琴三弄,闲愁万种,自诉情衷。要知音耳朵,听得他芳心动。
司马、文君情偏重,他每也曾理结丝桐。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又不是《清夜闻钟》。
【注释】普天乐:词牌名,又名“中吕宫”。
琴三弄:指弹琴。
芳心:指女子的心。
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与卓文君相爱,后因司马长卿事武帝,卓文君为寄寓思情,在古蜀郡临邛县卖酒,故称文君井。
《黄鹤醉翁》:典出唐代诗人李白《庐山谣》:“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醉翁亭下五花旗,重开千古帝王州。”《泣麟悲凤》:指汉代哀伤麒麟、凤凰之死的哀歌。
《清夜闻钟》:指佛教徒夜间礼佛的诵经声。
赏析:
此词是一首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的作品,全曲分为四段。
第一段(上片),由景起兴。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接着写月夜听琴,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烘托出听者的闲愁万种和内心的寂寞。
第二段(中片),承上启下,从侧面写琴师自诉衷肠。“司马、文君”二句,既表明琴师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一样有深厚的感情,又表明他与他们一样也有才华,能够弹奏出动人心弦的乐曲,但自己却怀才不遇,只能弹琴抒怀。这里用典故来表明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又不是”,三字一转,表示自己与琴师一样有才能,但却不得志,只好弹琴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第三段(下片),由景入情,进一步描写琴音对听者的影响。“又不是”以下几句,说明琴声所表现的是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既有着深沉的感情,又有着高洁的品格,同时又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它不是那种低俗的、庸俗的、浅薄的、浮泛的爱情歌曲。这里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音乐来表现人物的高尚品德。
第四段(收尾),再次点题,总结全曲,深化主题。结尾处用一个典故,说明音乐能够打动人的心弦,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最后发出感叹:“要知音耳朵”。这里的“知音”是指理解音乐的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真正懂得音乐的人才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