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门下已齐腰,清苦谁如雪里樵。
浩荡山林行靡靡,低迷蓑笠影飘飘。
枯梢一夜号寒堕,野菜寻春待冻消。
炙手故应犹可恝,高人尘甑尽无聊。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1句:“伊川门下已齐腰,清苦谁如雪里樵。”
注释:伊川是指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程颢和程颐兄弟。他们被尊称为伊川先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伊川门下的弟子已经长到可以与程氏兄弟相比的高度(即“齐腰”),他们的学问和生活状态都十分清苦。诗人用“雪里樵”来比喻这些弟子,意味着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

第2句:“浩荡山林行靡靡,低迷蓑笠影飘飘。”
注释:浩荡形容山水广阔,行靡靡表示行走艰难。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林景象,尽管山势浩荡,道路崎岖,但这些弟子仍然坚定地行走着。他们的蓑笠(古代农民或旅行者用来遮雨或避风的工具)在树梢间摇曳,显得轻盈飘逸。

第3句:“枯梢一夜号寒堕,野菜寻春待冻消。”
注释:枯梢一夜指的是树木的枝干在一夜之间被严寒吹落,这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野菜在春天到来时寻找食物,以等待天气变暖而解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悟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期待。

第4句:“炙手故应犹可恝,高人尘甑尽无聊。”
注释:炙手形容人权势显赫,炙手可热。这句诗表明即使是地位尊贵的人(高人),面对世间的纷扰和名利也会感到无聊和无奈。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看法,认为真正的智者应该超脱于物质利益之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伊川门下的弟子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学问和品德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敬佩。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自己的哲学观念和人生观。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