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慈乌诗,倚歌鼻酸辛。
矫矫寸草微,茫茫天地恩。
人人有此乐,回看亲舍云。
何如奉菽水,晼晚严晨昏。
但云谷口耕,名为京师闻。

【注释】

美哉慈乌诗:赞颂《慈乌诗》的美妙。

倚歌鼻酸辛:依着歌曲哭泣。

矫矫寸草微,茫茫天地恩:高高的草木微不足道,广阔的天地充满了恩惠。

人人有此乐:人人都有这样的乐趣。

回看亲舍云:回头看着自己的故乡像浮云一样。

何如奉菽水,晼晚严晨昏:不如奉养父母,从黄昏到清晨。

但云谷口耕,名为京师闻:只是说在山谷口耕种,名声却传到了京城。

【赏析】

首联写诗人赞美《慈乌诗》,以“美哉”二字起兴,点明主题。《慈乌诗》是汉末蔡邕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如下: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复绕林。

故巢更安土,反故心依然。

形影恋旧枝,饮啄无改心。

本篇与蔡邕的《慈乌诗》同为咏物诗,所咏的是同一事物。然而,诗人通过比兴手法的运用,赋予它新的内容。慈乌失其母,终日啼泣,声哀力竭仍不能归巢,最后竟饿死在树林中。诗人对此深有感触。他看到自己处境艰难,也想到那些像慈乌一样失去亲人的人,他们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盼望能够回归。于是,诗人将这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慈乌的同情之心融合在一起,创作了这首《次赵可大见赠二首》。

颔联用比喻手法写慈乌失亲之悲:“矫矫寸草微,茫茫天地恩。”诗人以寸草比喻自己,以天覆地比喻慈乌的母爱。慈乌虽然身躯娇小,但是母亲对它的爱却是无边无际的。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感慨万分。他觉得自己如同那小小的慈乌,而国家、社会就像那广阔的天地。自己虽然渺小,但是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受到了大自然的恩泽,而自己却得不到任何回报。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颈联两句,诗人用反诘句式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人人有此乐,回看亲舍云。”意思是人人都有回家的快乐,可是当人们回首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家园像浮云一样已经消失。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之情。

尾联两句又回到开头的主题上:“何如奉菽水,晼晚严晨昏。”意思是与其侍奉父亲,还不如奉养父母,从黄昏到清晨。诗人用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侍奉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侍奉父亲则只能算是次要的。

这首诗以慈乌自喻,借物抒怀。诗人通过对慈乌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人还借此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哀情绪。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