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者水之原,其初果何适。
泓澄末沄沄,取辟人畜德。
畜德唯其深,行道亦在兹。
以彼周流意,于焉文命之。
噫古所谓文,即礼乐法制。
从世将奈何,而非此之谓。
华身习口语,逢时贵词章。
油油青山云,不到白玉堂。
文者理而已,循理属君子。
谓予言不信,法看逝川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赞美泉水的德性,来表达自己对于道德修养和礼乐法制的崇尚。

首联“泉者水之原,其初果何适。”诗人首先提出疑问,探讨泉水的起源,这既是对泉水的赞美,也是对泉水的颂扬。

颔联“泓澄末沄沄,取辟人畜德。”诗人进一步描绘泉水清澈、流淌不息的特点,同时指出泉水能为人类和牲畜带来益处,这既是对泉水的赞美,也是对泉水的颂扬。

颈联“畜德唯其深,行道亦在兹。”“畜德”是指积累德行,而“行道”则是实践道义的行为。诗人认为,只有积累深厚的德行,才能行道义之事,这既是对泉水的赞美,也是对泉水的颂扬。

尾联“以彼周流意,于焉文命之。”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泉水的崇敬之情。他认为,泉水能够周流不息地流淌,这种精神与文命(文化使命)相通。诗人用“文命之”来强调泉水与文化使命的关系,这是对泉水的赞美,也是对泉水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泉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礼乐法制的崇尚,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