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喜旧交,相逢乘兴游。
轻帆不用楫,出郭望林丘。
旭日时来暑,春服何清修。
涉世儒生腐,寻芳僧寺幽。
红尘避人远,绿阴入山稠。
奕奕文翰英,于于江海陬。
凭高剧吊古,濯缨便临流。
蒸郁变雷风,倚徙客迟留。
取凉尽酒尊,沾湿坏诗篝。
空蒙驾归舸,起灭波中沤。
诗句翻译及赏析:
- 远客喜旧交,相逢乘兴游。
- 翻译: 远离家乡的客人很高兴能与老朋友相遇,我们一同享受这出游的乐趣。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的喜悦以及旅行带来的快乐。”远客”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他们在外漂泊多年,现在有机会和老友相聚,自然感到高兴。”相逢乘兴游”则进一步描绘了这次相聚是为了共同的欢乐而进行的。
- 轻帆不用楫,出郭望林丘。
- 翻译: 轻快的帆船不需要划桨,走出城门就能看到茂密的树林。
- 赏析: 这里描绘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旅行方式,诗人通过使用“轻帆”、“轻”等词汇传达了航行的轻盈快捷。同时,“出郭望林丘”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旭日时来暑,春服何清修。
- 翻译: 清晨的阳光带来了暑气,穿着清新的衣服感觉多么清爽。
- 赏析: 这句诗捕捉了早晨时分自然界的变化,从炎热转向清新,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春服何清修”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新鲜、清新感觉的喜爱,强调了季节变化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 涉世儒生腐,寻芳僧寺幽。
- 翻译: 在世俗中度过的书生生活已经变得陈旧乏味,而在寺庙里寻找芬芳却找到了幽静。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寻求的向往。通过对比“儒生”与“僧寺”,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超脱物质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 红尘避人远,绿阴入山稠。
- 翻译: 红尘世界远离人群,绿树浓荫深入山林深处。
- 赏析: 此句再次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红尘避人远”形象地描绘了城市中的喧闹被自然的宁静所替代。
- 奕奕文翰英,于于江海陬。
- 翻译: 文人笔下的墨香如同英杰般鲜明,在江海边际显得尤为突出。
- 赏析: 这句话赞美了文人的才华横溢,同时也暗示了其作品的影响力和价值。诗人通过比喻将文才与英杰相比,强调了文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 凭高剧吊古,濯缨便临流。
- 翻译: 站在高处感慨古人事迹,随即洗净帽子面对流水。
- 赏析: 此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前辈的怀念之情。通过”剧吊古”和”濯缨临流”两个动作,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共鸣和心灵相通。
- 蒸郁变雷风,倚徙客迟留。
- 翻译: 天空中的云气蒸腾变作狂风,旅人们依依不舍地停留下来。
- 赏析: 此句生动描绘了天气变化对旅行情绪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活动,也让旅人产生了停留的情感反应。
- 取凉尽酒尊,沾湿坏诗篝。
- 翻译: 为了消暑把酒杯喝光,结果酒水溅湿了诗歌篝火。
- 赏析: 这是对饮酒过程中的一个插曲的描述,显示了诗人豪饮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他可能不太注意细节,导致小事故的发生。
- 空蒙驾归舸,起灭波中沤。
- 翻译: 随着雾气消散,小船驶回港湾,就像波浪中的水泡一样短暂又消失。
- 赏析: 最后两句以景语结情,通过对归船和水波的描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这里的“空蒙”和“起灭”都表达了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与整个主题——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