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头赤脚新乡媪,青裙百结村中老。
日间炊黍饷夫耕,夜纺棉花到天晓。
棉花织布供军钱,倩人辗谷输公田。
县里公人要供给,布衫剥去遭笞鞭。
两儿不归又三月,只愁冻饿衣裳裂。
大儿运木起官府,小儿担土填河决。
茅櫩雨雪灯半昏,豪家索债频敲门。
囊中无钱瓮无粟,眼前只有扶床孙。
明朝领孙入城卖,可怜索价旁人怪。
骨肉生离岂足论,且图偿却门前债。
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
凉浆浇湿坟前草,低头痛哭声连天。
恨身不作三韩女,车载金珠争夺取。
银铛烧酒玉杯饮,丝竹高堂夜歌舞。
黄金络臂珠满头,翠云绣出鸳鸯裯。
醉呼阉奴解罗幔,床前爇火添香篝。

诗句解析

1 新乡媪:指一位来自新乡的老妇人。

  1. 蓬头赤脚新乡媪:形容这位老妇的外观和状态,她的头发乱糟糟的,脚上穿着破鞋,衣着简陋,生活贫苦。
  2. 青裙百结村中老:她的服装是青色的裙子,裙子上有无数的结,显示出她的贫穷和辛劳。
  3. 日间炊黍饷夫耕:她在白天忙于做饭,供给在田间劳作的人们。
  4. 夜纺棉花到天晓:夜晚她也在纺线,一直到天亮。
  5. 棉花织布供军钱,倩人辗谷输公田:利用自己的技能织成布匹,以换取军饷;同时,她还需要向别人借用工具(碾米)来为公家工作。
  6. 县里公人要供给,布衫剥去遭笞鞭:县城中的公务人员需要她提供衣物,但她被逼无奈时,衣服也会被剥去,受到鞭打。
  7. 两儿不归又三月,只愁冻饿衣裳裂:她的两个儿子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她担心自己会因为寒冷饥饿而身体受寒裂开。
  8. 大儿运木起官府,小儿担土填河决:她的儿子们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大儿子用木头支撑官府,小儿子则用泥土填平河流决口。
  9. 茅櫩雨雪灯半昏,豪家索债频敲门:在恶劣的天气下,她的房子也显得破旧,经常有债权人上门催债。
  10. 囊中无钱瓮无粟,眼前只有扶床孙:她的钱袋里没有钱,家里也没有粮食,她只能靠着孙子的帮助度日。
  11. 明朝领孙入城卖,可怜索价旁人怪:明天,她将带着孙子进城卖些东西,但价格被人怀疑过高。
  12. 骨肉生离岂足论,且图偿却门前债:即使家庭离散也不应太过悲伤,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眼前的困难。
  13. 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过去的三年中,她经历了多次的丧事,但都没有烧纸钱的习惯。
  14. 凉浆浇湿坟前草,低头痛哭声连天:她悲痛地给坟墓上的草浇水,声音低沉而哀伤,哭声回荡在整个村子。
  15. 恨身不作三韩女,车载金珠争夺取:她曾梦想成为韩国的美女,但现在只能通过驾车带着金珠来争夺别人的财物。
  16. 银铛烧酒玉杯饮,丝竹高堂夜歌舞:她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喝着银制锅子盛装的烧酒,品尝着玉制的酒杯里的佳肴美酒;同时,她还欣赏着高堂上的音乐和舞蹈。
  17. 黄金络臂珠满头,翠云绣出鸳鸯裯:她的头上戴着金光闪闪的首饰,手臂上也缠绕着珠宝;她的衣服上也有精美的刺绣,绣的是一对鸳鸯。
  18. 醉呼阉奴解罗幔,床前爇火添香篝:在醉酒时,她会叫来宦官解开帐幔,让火焰照亮房间;同时,她在床前点燃了香,增添了房间内的温馨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