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雨新已,蔚蔚春树稠。
驱马郭门外,持觞送华辀。
念子客京县,意气如云浮。
文章拟秦汉,雅颂窥商周。
世无楚和氏,谁能识琳球。
褰衣别亲友,长揖谢王侯。
天高落日远,骖騑驻河洲。
顾我在韦布,执袂情悠悠。
愿如大江水,与子俱东流。

诗句释义:

  • 东郊雨新已:东郊的雨水刚刚停歇。”新”表示时间刚过不久,”已”是过去时态,意味着雨已经下了一段时间。
  • 蔚蔚春树稠:春天的树木郁郁葱葱,密集生长。”蔚蔚”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稠”则是多的意思。
  • 驱马郭门外:骑着马儿在城外奔驰。“驱”是驱使的意思,“马”是名词,“郭门”是古代城市外围的城门。”外”表明地点是在城外。
  • 持觞送华辀:手中拿着酒壶,送给远方的人。“持觞”即拿着酒杯,“送华辀”即送别华美的车辆或使者。”华”指华丽、美丽,”辀”是古代的一种车辕。
  • 念子客京县:思念你在京城的朋友或亲戚。“念”是思念,“子”是指你,”客京县”则暗示了你在外为客的身份或处境。
  • 意气如云浮:你志向高远,气势如云一般飘渺而自由。”意气”指的是志向和气概,”如云浮”形容这种气质非常飘逸。
  • 文章拟秦汉,雅颂窥商周:你的文才如同秦汉时期的文章那样雄浑大气,又似商周时期的雅颂音乐那样高雅深远。”文章”指的是文学才能,”拟”在这里表示效仿或比拟,”秦汉”和”商周”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两个朝代,用来比喻文章的风格或质量。
  • 世无楚和氏,谁能识琳球:在这个世上没有像楚怀王(名和氏)那样的识宝人,有谁能像他一样识别出真正的宝玉?这里的“楚和氏”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卞和,他曾发现过宝玉(和氏璧),但他因为不识宝玉而被诬告。”谁能识琳球”则表达对人才难以发现的感叹。
  • 褰衣别亲友,长揖谢王侯:我撩起衣服与亲友告别,深深一揖感谢了王侯们。这里描述了离别的场景,”褰衣”是撩起衣服的动作,”别”是离别,”亲友”指的是家人和朋友,”长揖”则是行礼的方式,”王侯”则是指那些地位较高的贵族人物。
  • 天高落日远,骖騑驻河洲:天空显得更加高远,夕阳渐渐落下,我在河边停下车马。”天高”形容天空很高远,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落日远”描绘了落日的位置遥远且壮观;”骖騑”是古代的一种马车,”驻河洲”则是在河边停下马车休息。
  • 顾我在韦布,执袂情悠悠:回头看看自己还在做官(被贬到小地方),心中不禁感到惆怅和无奈。”顾”是回顾的意思,”我在韦布”则是指在小地方当官,”执袂”是握着袖子的意思,”情悠悠”表达了内心的感慨和不安。
  • 愿如大江水,与子俱东流:希望我们的感情如江水般宽广,永远向东流淌。这里的”如”是比喻的意思,”大江水”象征着宽广和深邃的情感,”俱东流”则表达了双方关系永恒不变的愿景。

译文:
清晨的东郊刚刚经历了一场雨,春意盎然,万物生长繁茂。
我骑马在城外奔跑,手里提着酒杯送别了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
你虽然身处京城这样的繁华之地,但志向高远,气魄非凡。
你的文采和见识不逊色于秦汉时期,甚至更胜一筹。
可惜这个时代缺乏像楚怀王卞和那样识宝的能人,否则你定能找到真材实料。
我撩起衣服与你告别,向你深深鞠躬感谢王侯们的关照。
天空越来越高远,夕阳渐落,我在河边停下了脚步。
回想起自己在官场上的奔波,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无奈。
希望你的心情能像长江大河一样宽广,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与我相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动作,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期望。首联通过描绘东郊的新雨和新绿,营造了一种清新、生机勃勃的氛围;颔联则通过描述骑马和送别的情景,展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颈联则通过比较古今文人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朋友才能的高度赞赏;尾联则通过抒发内心的感慨和期望,传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离别的哀愁和遗憾,也有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